(瀹屾暣鐗?鍖楀笀澶х増浜斿勾绾ф暟瀛︿笅鍐岀鍥涘崟鍏冮暱鏂逛綋鏁欐鍙婃暀瀛﹀弽鎬?-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瀹屾暣鐗?鍖楀笀澶х増浜斿勾绾ф暟瀛︿笅鍐岀鍥涘崟鍏冮暱鏂逛綋鏁欐鍙婃暀瀛﹀弽鎬?-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fa3480939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e

1升 = 1000毫升

1米3 = 1000 分米000 d【教学反思】 教学中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与本节的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要把把情境的创设、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引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显得自然朴实,真实有效。

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进率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站在新的课程标准的高度,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在复习中感知,在观察中大胆猜想,在课件的演示和计算活动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到新知,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同时,把课件的演示、学具的观察与摆一摆,数一数紧密的结合,学生在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同时,较好的建立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注重要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旧知识的复习中趣味引入,在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为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感知中猜想,在观察与计算中验证,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构建,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同时,对课件的使用简洁明了,体现了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第六课时 练习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能力目标:

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准备】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 二、教学新知:

1、练习四第1题: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

算等知识来判断。

3、第4题,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画一下。

4、第5题:通过计算可以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体会虽然结果相同,但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结合实物指一指、说一说。

5、第7题:使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这两个图形的体积。

6、第8题:注意要把4厘米化为0.04米。 答案:45×28×0.04=50.4(立方米) 50.4÷(车)

考虑实际情况,需要34车。 三、课后练习:第2、7、9、10题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什么提高?

【板书设计】

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

第8题 45×28×0.04=50.4(立方米)

50.4÷(车)

考虑实际情况,需要34车。 第七课时 有趣的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头的试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观察、操作中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水槽、水、不规则石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设疑导入 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请问:

(1)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

(2)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的物体并不是正方体或长方体,比如手表、发夹等等。那像这样的物体还能直接用公式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吗?那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