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f33eb0028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a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

【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答】解:读“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根据指北针可以判断,甲位于向阳地带,乙处地势东高西低,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坡向。甲面朝太阳方向,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采光较差,正确答案选择D.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有一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因此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图的判读,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6.如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29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A. B.

C. D.

【考点】E2: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

【分析】等高线稠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从一地看另一地,之间必须是通透的,不能有山脊或山峰等阻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凹坡等高线下部稀疏,上部密集,视野通透;凸坡等高线下部密集,上部稀疏,视野受阻,不通透。

【解答】解:在山区,建筑物应该选址在坡度平缓的区域,不可能建设在坡度大的区域,排除D选项;图中从N到建筑物与M之间的连线中,N处与建筑物之间的等高线稠密坡度陡,建筑物到M处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所以从N不可能看到M点,排除A、C选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和分布即可解答。 7.如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30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该月最可能是( ) A.3月

B.6月

C.8月

D.10月

【考点】2A:气压系统与天气.

【分析】读图可知,图示澳大利亚大陆为低压,海洋为高压,说明是南半球的夏半年;且大陆的西南海域气压高,说明西风强盛,应该在秋冬交替季节。 【解答】解:A、南半球3月份为秋季,属于夏半年,故正确。 B、6月份为南半球的冬季,不符合题意。 C、8月份为南半球的冬季,不符合题意。 D、10月份为南半球的春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确定季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如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31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此时,澳大利亚( ) A.①地天高云淡 C.③地南风暴雨

【考点】2A:气压系统与天气.

B.②地干热风大 D.④地北风酷热

【分析】读图可知,图示澳大利亚大陆为低压,海洋为高压,说明是南半球的夏季。台风包括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不同的位置其天气特点不同。

【解答】解:A、①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可知,气流下沉,降水少,天高云淡,故正确。

B、②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为湿季,降水多,不符合题意。

C、③地位于台风的南部,此时吹东南风,属于外围大风区,降水少,不符合题意。 D、④地位于台风眼的西侧,吹受台风的影响,吹西南风;受旋涡风雨区的影响,降水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