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f2ab0b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f

www.qidaokaoyan.com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语言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复旦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央民族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三。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是一个相对新兴的专业。除了语言学本体理论研究之外,更关注语言的应用研究。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它着重解决现实当中的实际问题,一般不接触语言的历史状态,也不大介入一般理论上的争辩。可以说,它是鉴定各种理论的实验场。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或者就是进大学、中学做老师,或进报社、出版社之类,另外由于其属于中文类专业,对于考公务员的限制也不大。

专业备注: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招生方向和导师:1.汉语第二语言-语法研究:汲传波、王海峰、徐晶凝、杨德峰。2.汉语第二语言-词汇研究:李红印、辛平。3.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教材研究:刘元满。4.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赵杨。(注:赵杨2019年仅面向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招生,杨德峰2019年仅面向内地和港澳台招生,其他老师均全面招生。)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4个研究方向: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向:01.汉语第二语言-语法;02.汉语第二语言-词汇;03.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教材研究;04.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

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

www.qidaokaoyan.com

+专业面试构成。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 :

我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选拨工作。“申请-考核制”分初审和复试两阶段进行。

1、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根据素质审核结果,择优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 2、考核将根据各专业的具体要求采取专业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

3、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 3 月中下旬(以学院网站通知为准)。申请人须参加专业笔试和综合面试,笔试满分 100 分,60 分为合格,考试时长 3 小时;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30 分钟,满分 100 分,60 分为合格。面试形式为向考官进行陈述,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的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等,并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笔试或面试一项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从合格考生中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报经研究生院批准后公示十个工作日。 四、申请材料

(1)北京大学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请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admission.pku.edu.cn/applications)进行网上报名,上传相关材料,并打印“北京大学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2)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者,报名时须提交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持国(境)外学位证书者,报名时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3)身份证复印件。

(4)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论文目录等)及其他代表性学术论文(是否发表不限;发表论文可提供含杂志封面的复印件);其他特别成就、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

(5)毕业院校的正式成绩单原件。

(6)个人陈述(含对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拟定研究计划,3000字左右,下载网址:https://admission.pku.edu.cn/zsxx/bszs/bssqkh/index.htm)。

(7)两封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含)以上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推荐信(下载网址:

https://admission.pku.edu.cn/zsxx/bszs/bssqkh/index.htm)。

www.qidaokaoyan.com

(8)三年内(2015年10月以后取得)的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复试时需出示原件)。 (9)申请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在职证明原件及定向培养同意书原件(注明职务、职级、工作年限等内容,负责人签字,单位盖公章或人事章)。

五、考博分数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笔试、面试满分分别为100分,成绩各占50%。

六、导师介绍

杨德峰,河南罗山人,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并留校任教;1993年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

[学术研究] 一、研究领域

现代汉语语法、汉语习得等 二、专著和译著

1.《汉语与文化交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汉语的结构和句子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副词定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日本人学汉语常见语法错误释疑》,商务印书馆,2008年。

5.《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句法研究》(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对外汉语教学核心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汉语与文化交际》(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2年。 8.《日本人学汉语常见语法错误释疑》(日文版),2015年。

9.《韩国人学韩语常见语法错误释疑》(合著),商务印书馆,2016年。 10.《趋向补语的认知和习得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11.《汉语与文化交际》(韩文版),学古房(韩国),2017年。 三、发表论文 (一)语法及习得研究

1.《趋向述补短语的自由和粘着问题》,《语文研究》,1988年4期,收入《语言文字学》

1988年第8期。

www.qidaokaoyan.com

2.《重音与语义》,《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年。

3.《动词+趋向动词(双音节)的宾语初探》,《语文建设通讯》(香港),1991年33期。

4.《表示概数的“多”和“来”的全方位考察》,《汉语学习》,1993年3期。 5.《量词前数词“一”的隐现问题》,《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6.《试论“把”字句中状语的位置》,《冈山大学文学部纪要》(日本),1996年26号。

并收入1998年日本国《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38号第二分册《文学·语学》。 7.《汉语表达重点的突出方式》,《冈山大学文学部纪要》(日本),1997年28号。 8.《说“呢”》,《对外汉语教学探讨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9.《口语中述语与补语之间的易位现象》,《中国语研究》(日本),1998年第40号。

10.《副词的篇章功能》,《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也说“时间”和“时候”》,《中国语研究》(日本),1999年第41号。 12.《副词修饰动词形成的结构的功能》,《汉语学习》,1999年第1期。 13.《副词修饰形容词形成的结构的功能》,《广州华苑》,1999年第2期。 14.《副词的功能分类》,《北大海外教育》,2000年第3辑。

15.《方位词“里边”和“里”》,《中国语研究》(日本),2000年第42号。 16.《带“得”字的半截话格式》,《华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17.《“动+趋+了”和“动+了+趋”补议》,《中国语文》,2001第4期。 18.《也论易位句的特点》,《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5期。 19.《试论修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修辞学习》,2001年第6期。 20.《用于将来的“动+了+趋”初探》,《语言研究》,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