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13章 第1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1高考地理精准大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13章 第1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fc25ff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8

第1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标 了解区域的含义;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地理环境 差异对区 域发展的 影响 松嫩平原的地理特征 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 考点 知识细化 区域的概念、特征 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 素养要求 能判断不同区域类型 利用区域图定位 应用实践 结合相关图示,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通过图文材料,进行区域环境差异分析

(对应学生用书第198页)

一、认识区域

1.区域概念

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如通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甘肃省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上图)。

2.区域特征

(1)区位特征: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整体性: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3)层次性: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划分下一级区域。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异同 区域 要素 地理位置 气候不 同 点 条件 土地条件 矿产资源条件 相同点 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贫乏 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长江三角洲 北纬 30° 附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 松嫩平原 北纬43°~48°,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 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人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 区域 方式 农 类型 长江三角洲 水田耕作业、水产业 松嫩平原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主要作物 业 熟制 水稻、油菜、棉花 一年两熟至 发达 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玉米、大豆、春小麦 一年一熟 落后 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贸易 工业 [特别提醒] 地理环境差异除了影响产业活动外,还对交通、建筑、文化等也有影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便利,而松嫩平原缺少水运;松嫩平原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屋顶坡度小,长江三角洲则墙体轻薄,屋顶坡度大等。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读下图,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分析回答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图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

1.山东省与邻省河北省的界线是明确的。

(√)

2.松嫩平原的小麦种植是在秋后进行。 3.长江三角洲因矿产资源贫乏而能源短缺。 4.松嫩平原的粮食商品率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区域认知——读图填空

读图比较甲、乙两地区,完成下表。

(×) (×) (√)

区域 项目 地形 自然条件 土壤 社会 经济 工业生产 植被 气候 甲:北方地区 乙:南方地区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阔混交林、亚寒带针叶林 棕壤、黑土、钙质土、部分盐碱土 以旱地耕作业为主,东北红壤、砖红壤 农业生产 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以重工业为主 以水田耕作业为主,长江流域和珠三角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