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简答和论述题(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组胚简答和论述题(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cc306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60

(2)束状带:位于球状带深部,最厚。细胞较大,呈多边形,排列成条索状,胞核圆,着色浅,胞质内含大量脂滴,在常规制片中因脂滴被溶解,故胞质呈泡沫状。束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可促进蛋白质及脂肪的分解并转变为糖,抑制免疫应答及减轻炎症反应。

(3)网状带:位于束状带深部,紧靠髓质。细胞排列成索,索相互吻合成网。该带细胞小,核亦小,色深,胞质嗜酸性。网状带细胞主要分泌雄激素,也分泌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20.简述垂体门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垂体上动脉穿过结节部上端,进入神经垂体的漏斗,并分支形成窦状毛细血管网,称第一级毛细血管网。这些毛细血管网下行到结节部下端汇集形成数条垂体门微静脉,进入远侧部后再次分支形成第二级毛细血管网。垂体门微静脉及其两端的毛细血管网共同构成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分泌的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进入腺垂体,调节腺垂体内各种细胞的分泌活动。 21.试述消化管管壁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壁由内向外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 (1)粘膜:分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

①上皮:口腔 → 食管及肛管:复层扁平上皮,以保护功能为主。

其余为:单层柱状上皮,以消化吸收功能为主。 ②固有层:疏松结缔组织,富含血管、腺体和淋巴组织。 ③粘膜肌层:薄层平滑肌。

(2)粘膜下层: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其间有粘膜下神经丛 食管:有食管腺。

十二指肠:有十二指肠腺。

皱襞:粘膜下层与粘膜层共同向管腔突起。 (3)肌层:内环外纵二层,其间有肌间神经丛。 食管上段:骨胳肌

食管下段、胃肠道:平滑肌 (4)外膜:薄层结缔组织 食管、大肠末段:纤维膜 胃、肠管 :浆膜

22.胃底腺由哪些细胞组成?试述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 胃底腺位于胃底和胃体部胃黏膜固有层内,为分支管状腺,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构成。

1、主细胞:主要分布于腺的底部。光镜下,细胞呈柱状,核圆位于基部,基部胞质嗜碱性,顶部胞质着色浅;电镜下,

胞质内含大量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复合体,顶部胞质充满酶原颗粒。主细胞主要合成和分泌胃蛋白酶原。 2、壁细胞:分布于胃底腺上半部。光镜下,细胞体积大,呈圆锥形,核圆色深,位于中央,胞质呈强嗜酸性;电镜下,胞质内可见细胞内分泌小管及微管泡系统,线粒体丰富。壁细胞主要合成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3、颈黏液细胞:分布于胃底腺的顶部。楔形夹于在其它细胞之间,顶部胞质染色浅,核扁平位基部。主要分泌可溶性酸性黏液。

4、干细胞:位于腺体顶部,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可转变为表面粘液细胞及胃底腺细胞。

5、内分泌细胞:主要为ECL细胞和D细胞,分泌多种胃肠道激素,协调自身消化吸收功能及参与调节其他器官的生理活动。

23.简述窦周间隙:

窦周隙为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是相互通连的网状管道。窦周隙内含有血浆和贮脂细胞,肝细胞血窦面的微绒毛伸人窦周隙内。窦周隙是肝细胞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贮脂细胞胞质富含脂滴,因而能贮存维生素A,贮脂细胞还能合成网状纤维。

24.简述胰岛的细胞组成及其功能:

胰岛为散在于胰腺外分泌部之间的内分泌细胞团。染色较浅,细胞数量不一,可分为A细胞、B细胞、D细胞、PP细胞四种。A细胞体积大,数量少,多分布于胰岛周边,分泌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B细胞数量多,多分布于胰岛中央,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D细胞散在分布于A细胞、B细胞之间,分泌生长抑素,调节A细胞、B细胞的功能;PP细胞数量最少,分布于胰岛周边,分泌胰多肽,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和胆囊收缩。

25.试述肝小叶的结构: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五部分构成。

(1)中央静脉:位于肝小叶中央,壁薄多孔,收集肝血窦血液,并将血液汇入小叶下静脉。

(2)肝板:呈凹凸不平板状结构,是肝小叶执行功能的重要结构,肝板相互吻合成网。肝板上有孔,使肝板相互通连。肝板由肝细胞排列而成,是肝内唯一的实质性细胞,数量多,高度分化,功能复杂。肝细胞体积大,呈多面体形,细胞核大而圆,位于中央、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呈嗜酸性,含弥散分布的嗜碱性物质。电镜下可见丰富的粗面内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