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9章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银行体系)范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9章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银行体系)范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c018e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d1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产的利息率一定时,再贴现率降低,银行会降低超额准备金率。

(2)银行在决定持有多少准备金时,一方面要考虑持有准备金所放弃的利息,即机会成本;另一方面会考虑持有的准备金越多,它要求去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就越少。因而利率提高会促使银行要尽量减少储备,而贴现率提高又会促使银行要尽量多留准备金,即提高准备金率。此外,银行还要考虑存款净流量的不确定性,流出流入的现金量变化越大,即越不确定,则要求有的准备金率会越高。

4.分析信用卡的引入及其可获得性的扩大对一个经济体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以及货币当局应采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整。

答:(1)信用卡引入及可获得性的扩大对经济的影响 由于信用卡是一种比现金更方便的购买方法,所以信用卡的引入及其可获得性的扩大减少了人们持有的货币量。由数量方程式M/P?kY可知,货币需求的减少,使得货币流通速度V?1/k提高。如果货币供给保持不变,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名义支出的增加以及总需求曲线向外移动,如图19-1所示,在短期,需求的增加引起经济的产出增加——它引起经济繁荣。在原来的价格上,企业出售了更多产品,它会雇用更多工人,增加了就业;但在长期,总需求的高水平拉动了工资与物价。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需求量减少,经济回到自然率水平,但物价上升,使得经济面临通胀压力。

图19-1

(2)货币当局可以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减弱或消除这种高涨,它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或提高贴现率,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减少货币供给,来达到紧缩的目的。

5.“怎样理解创新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请对此做出评论。

答: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达为一种关于利率、收入及金融创新(e)的函数,在该函数中,其值为正的e使货币需求降低,即:

md?L?i,Y,e?

货币流通速度可以定义为:

V?PY/M?Y M/P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若假定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那么货币需求可以用货币供给来代替,由此可以得到:

md?L?i,Y,e??M/P?m

因此,V?Y/L?i,Y,e?,即V?f?Y,i,e?。

即货币流通速度是关于收入、利率及金融改革的函数。因此,如果存在金融改革(且e的值上升),那么货币需求下降。这将会增加一定时期内每1元货币在经济中的流通次数。换言之,它会加快货币带来收入的速度。

四、计算题

1.考虑一个简单的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假定有人得到了一笔为数1000元的现金,那么,当准备金—存款比率为0.1时,货币供应量将增加多少?

解:从增量角度,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额可以表示为:

?M?cr?1??B cr?rr其中,B为基础货币。cr?0,将?B?1000。rr?0.1代入上述公式可得:

?M?cr?11??B??1000?10000(元) cr?rr0.1即货币供应量增加10000元。

2.假定现金—存款比率为30%,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2%。那么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了价值2000万元的债券,货币供应量将发生什么变动?

解:货币乘数的公式为:

M/B?m?cr?1 cr?rr利用所给数据,该题中的货币乘数应该等于:

m?1?0.3?1.3/0.4?3.25

0.3?0.08?0.0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2000万元债券会相应使基础货币(B)减少2000万元。因此可得:

?M?m??B?3.25???2000???6500(万元)

即货币供给量(M)将减少6500万元。

3.假定某经济中有2000万张10美元的纸币。

(1)如果人们把所有货币作为通货(现金)持有,货币量是多少?

(2)如果人们把所有货币作为活期存款持有,而且银行保持百分之百准备金,货币量是多少?

(3)如果人们持有等量的通货和活期存款,而且银行保持百分之百准备金,货币量是多少?

(4)如果人们把所有货币作为活期存款持有,而且银行保持10%的准备金率,货币量是多少?

(5)如果人们持有等量的通货和活期存款,而且银行保持10%的准备金率,货币量是多少?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解:(1)货币量是M?10?2000?2(亿美元)(2000代表2000万张纸币)。

(2)货币量仍是2亿美元,因为银行的每一笔存款都减少了通货并增加了等量的活期存款,因此,如果银行全以准备金持有所有存款的话,银行不会影响货币供给。

(3)货币量仍是2亿美元。

(4)货币量是2000?10?1。 ?20(亿美元)

0.11。 ?11(亿美元)

0.1(5)货币量是通货加派生存款,即M?1?1?

4.如果某人一定时期挣得的收入(Y)为1000元,每往返一次银行提款的成本(F)为2元,银行利率(i)是10%。

(1)利用货币交易需求模型,计算该时期的最佳平均货币持有量和往返银行几次? (2)如果把上面的最佳平均货币持有量作为代表性货币交易需求(L1),并且货币投机性需求为L2?200?5i,计算货币总需求量(Md)。并计算收入为2000元,货币供给(MS)为300元时,货币投机性需求量。

解:(1)设某人每次银行提款为X元,则他平均货币持有量为么某人总成本最小化为如下数学规划:

min??XXY,往返银行次。那2XXYi?F ① 2XiY?F2?0 2X最小化的一阶条件为:

即每次最佳提款额为:X?2FY ② i2?2?1000?200(元)。

10%把相关数据代入式②,可以得到:X?XY1000,?。 ?100(元)?5(次)

2X200(2)货币投机性需求为:L2?200?500?10%?150(元)。

最佳平均货币持有量和往返银行次数分别为:

根据货币需求的定义,可以得到:Md?L1?L2?100?150?250(元)。 当收入为2000元时,交易性货币需求为:L1?X?2FY?2i2?2000?1002(元)。

2?10%货币市场均衡时,可以得到:Ms?Md?L1?L2 ③ 把相关数据代入式③,可以得到:L2?300?1002(元)。

5.有关货币持有量的理论。主要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成本分为两种,一是购买债券的利息,二是买卖债券的手续费。

(1)一个人每月收入为Y,准备均匀支付生活费,打算买卖n次债券,手续费为b每次,问总手续费是多少?求他平均持有的货币量和债券量。

(2)假定利率为r,他没有购买债券,则他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为多少? (3)最佳的货币持有量和债券持有量。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4)该理论比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之处是什么?

解:(1)总手续费为nb;由题意,该人持有的货币量为第1期Y,第2期Y?n?1?/n,第n?1期Y/n,第n期为0,因此其平均货币持有量为?Y?0?/2?Y/2;同理可得,其平均持有债券量为?Y?n?1?/n?0?/2?Y?n?1?/2n。

(2)利率为r时,购买债券的话,收益为R?Yr?n?1?/2n,此即为他持币的机会成本。 (3)由于交易有成本和收益,根据最大化利润的方法,得利润T?Yr?n?1?/2n?nb,求其一阶极大化条件T??0得n2?Yr/2b,所以最佳交易次数即为n??Yr/2b?,由此代入(1)中的货币和债券表达式,即得最佳持有量。

(4)与凯恩斯理论相比,这个理论从利润最大化的微观理论方法考虑了买卖债券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并考虑到了买卖债券存在的成本等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比凯恩斯理论更加接近现实,能更好地解释现实经济现象。

6.在鲍莫尔-托宾货币交易需求模型中,假设一月中取款两次,第一次在月初,令月初时间t?0,月末时间t?1,第二次取款时间0?t?1,设月收入为Y,利率为r,每次取款成本为h,求:

(1)计算这样做的总成本;

(2)找出使总成本最低的第二次取款时间。 解:(1)设第二次取款时间为t。假设月消费=月收入,且消费平均散布在该月中,利息按月计算复利(不按日计算复利)。则第一次取款额为tY,第二次为?1?t?Y。

t2Y??利息成本?r??tY???1?t??

22??1/2取款成本为2h,总成本C?r?(2)

Y2t2?2t?1??2h。 ?2dCrY1??4t?2??0?t?。 dt22/2时总成本最小,应该在该月中间第二次取款。 故t?1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

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