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考博笔记:发展心理学(1):发展理论与研究方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北师大考博笔记:发展心理学(1):发展理论与研究方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93d658312b3169a451a448

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其心理结构,强调儿童外部的社会文化规律对发展的作用。总而言之,两者真正的对立只是在于皮亚杰尽力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解释,而维果斯基尽力找出个体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分歧只是在于解释角度不通。皮亚杰并没有“忽视社会文化规律的作用”,只是没有强调人际交往、社会环境的作用。而维果斯基也强调儿童自身的作用,认为儿童一定要通过“内化过程”才能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所以,虽然解释的原则不同,但双方描述的一些现象对彼此都是适用的,皮亚杰和维果斯基都看到了儿童的自言自语以及思维最初的直观动作性,都反映了人类发展的事实。

二十九、简述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

简称成熟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格塞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

(一)基因、成熟与发展:发展是基因的产物。他把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

制定义为成熟,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

(二)成熟、学习与发展: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是

指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决定学习最终效果的因素,取决于成熟。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推动发展。

(三)发展的本质:成熟是通过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

的,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生理结构的变化按生物的规律逐步成熟,而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是行为差异,而内在的机制仍是生物因素的控制。(先天,阶段,单一进程)

三十、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论对人的心理发展所持的基本理论立场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评价?

(一)早期的行为主义儿童发展观(华生):

1. 观点:源于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儿童生来其心理类似一块“白板”,日后心理的发展就是在这块“白板”上学习建立起S-R联结的过程。行为为S-R联结,发展是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不体现出阶段性。

2. 方法:观察、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

3. 评价:强调客观与实证,从意识研究转到客观的行为研究;但是,过于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否定了儿童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否定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年龄特征。

(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通过强化,行为是渐渐被塑造出来的,每一个塑造出

来的行为可以组合成统一完整的反应链,从而使个体的发展越来越朝人们预期的方向接近。

评价:对于个体行为矫正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仍然机械主义。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儿

童既不需要直接做出反应,又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就可以完成学习。

评价:主张儿童可以通过他们的行为作用于他们的环境,并经常通过有效的方式改变他们的环境,这是社会学习理论对传统行为主义的重要突破。不过,班杜拉尽管注意到了行为的认知因素,但并没有对此作充分的探讨和实验研究。(后天,连续,多进程)

37 / 47

三十一、简述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并进行对比?精神分析学派对发展心理学的贡献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弗洛伊德:个体内部的性驱力——力比多,是个体发展的动力。比多的发展变化

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与否。

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或俄狄浦斯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12岁开始)

(二)艾里克森:个体发展的动力也来自于个体自身的本能,但每一阶段的发展能否顺

利度过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社会配合本能发展的情况,对不同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也表现为“危机”的形式。根据发展阶段的危机特征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1. 婴儿前期(0―1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获得“希望”品质。 2. 婴儿后期(1―3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获得“意志”品质。 3. 幼儿期(3―6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获得“目标”品质。 4. 童年期(6―12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获得“能力”品质。 5. 青少年期(12―18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获得“忠诚”。 6. 成年早期(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获得“爱”品质。 7. 成年中期(25―50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获得“关心”品质。 8. 成年后期(50岁以后):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获得“智慧”品质。

(三)两者的区别:

1. 发展的动力:虽然同样强调发展动力来自于本能,但弗洛伊德强调性本能力,即生物因素;而艾里克森强调社会因素,因此两者在划分阶段时的出发点也不一样。

2. 发展的阶段:弗洛伊德认为发展终止于青少年,早期经验;但埃里克森提出了终生发展的概念。

3. 关键期问题:弗洛伊德强调早期决定论;艾里克森强调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关键期。 4. 内部动力:弗洛伊德强调本我;艾里克森强调自我。

5. 人性:弗洛伊德强调人性恶;艾里克森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

(四)精神分析的贡献和局限性:

1. 贡献:

(1)强调个体的独特的生命历史认识和研究的价值,激励了大量关于儿童情绪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方向的研究,如依恋、攻击行为、亲子关系、同辈关系等。

(2)使用临床法,收集各方面信息,综合分析,得出了个性全貌的画卷。 2. 局限性:

(1)只用临床法,在其它研究领域之外;

(2)不够严谨,理论解释任意性太大,如本我、自我、情绪危机都是非确切的科学定义,难以进行检验。(先天后天并重,阶段,单一进程)

三十二、简述朱智贤的心理观?

1. 先天与后天问题: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环境和教育条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2. 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部矛盾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3. 教育与发函的辩证关系: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儿童心理是不会得到发展;如果不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条件,教育这个外部条件也无法发挥其作用;4. 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不仅有稳定性,还有可变性。(系统观)

38 / 47

三十三、为什么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心理发展近年来获得人们的青睐?这一研究取向在方法学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局限性?

(一)发展背景:信息加工理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由一群研究者共同

创立的。他们的主要代表是:施福尔林和阿特金森、纽韦尔和西蒙、安德生、卡斯(、克拉赫尔和瓦雷斯、西格勒、斯登伯格等。

(二)对发展的基本观点: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的原理研究人们如何注意和选

择信息,对信息的认识和存储,利用信息制定决策、指导外部行为等。

1. 认为思维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研究重点放在儿童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怎样再现信息和加工信息,以达到最终发展的目标。特别是怎样保持这些信息,并在适当的时候转化和综合运用它们。

2. 加强变化机制的精确分析,探讨所有心理发展的机制是如何综合在一起来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的,并且研究儿童在某个年龄段达到某种水平而没有达到更高水平的原因。

3. 认为变化是连续不断的自我调整的过程,强调探究儿童如何调整自己改变行为方式,适应未来生活,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4. 认为目标分析是理解儿童思维的关键,人们的表征和信息加工在很大程度上是致力于努力实现的目标。就象蚂蚁营造自己的巢穴一样,人类的思维的复杂性是环境复杂性的反映,因此,只有认真地分析特殊环境中的特殊的目标,才能正确理解认知活动。

(三)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理论:都认为编码、策略结构、

概括化和自动化是认知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关键。

1. 卡斯的阶段论:皮亚杰的发展阶段学说与信息加工理论结合起来,根据儿童使用运算的不同类型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的表征,提出儿童发展四个阶段及儿童的变化发展的机制是自动化和髓鞘化。他认为儿童表征的形成影响了儿童短时记忆的保存量和中心概念结构的形成。包括:感知运算阶段、表征运算阶段、逻辑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 斯登伯格的智力观:斯登伯格将信息加工与智力研究结合起来,探讨智力以及智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准确地告诉人们为什么不同智商的儿童会有不同的成绩,即智力的三个成分:元成分、学习成分和操作成分。

3. 克拉赫尔和瓦雷斯的主要观点:探究儿童从外部世界获取知识加以整合的能力的三个过程,即在时间线内经验的保持、在时间线内对规则关系的察觉和对冗余加工过程的消除。时间线内经验的保持指儿童所碰到的全部加工过程和作业的一个长时记忆记录。在时间线内对规则关系的察觉指对时间线之内的重复加工各种关系的察觉能力,是产生泛化的机制。

4. 西格勒的主要观点:将认知发展与进化论结合起来探讨儿童认知发展,他通过策略选择和策略构造的研究,揭示了儿童为适应而发生认知的变异和选择的机制。

(四)方法学:基于对计算机的模拟来研究儿童的认知过程,并建立模式,重视对

儿童心理变化的精确分析和连续性的研究,更加客观,为人们理解儿童的认知内部过程提供了科学客观的视角。不像同化、顺应这些概念笼统,而不能获得知识获取的内部过程。

(五)评价:

1. 贡献:运用对计算机的模拟预测和人类行为结果的比较,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对传统的认知心理学理论进行重新探讨,其成果令人耳目一新。不仅如此,信息加工的理论还渗透到心理学其它的领域,特别是儿童心理学。涉及到信息的编码、转化和组织。研究范围包括儿童的知觉、注意、记忆、计划策略、执行功能、信息分类和言语理解等。另外,方法学上的贡献,如第(四)点。

2. 局限性:他们并没有明确地阐述认知加工模式的意义,缺乏外部效度。

39 / 47

三十四、习性学和进化心理学如何理解个体的发展,如何评价?

(一)习性学的观点:

1. 固定动作模式(印刻):某一物种的所有成员基本都具有的先天的行为,受基因所控制,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来。

(1)在物种的各个个体身上表现出不变的行动序列; (2)无需早期经验的存在; (3)对物种具有普遍意义;

(4)一旦建立之后,作为经验和学习的结果,它是相对不变的。

2. 进化的观点:先天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具有适应意义和生存价值。

3. 学习的预先安排倾向:

(1)敏感期:在生物学上做好获取新行为准备的特定时期,如依恋和言语关键期。 (2)一般或特殊的学习能力:物种经过长期进化,遗传了众多学习经验的一般能力,如老鼠可以走迷津,鸽子可以记住远距离。

(二)习性学对发展现象的认识:依恋、攻击行为、合作、亲社会行为等。

(三)对习性学的评价:优点在于习性学对发展的解释则着重于行为的机能及种系发生

的原因,但是,强调的是动物为了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为了整个物种的生存而逐渐形成并代代相传的行为,这些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忽略个体的主动性以及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四)进化心理学的观点:

1.进化心理学的发展背景:关于进化论的心理学有强调生物本能的习性学、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自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它伴随着神经和基因科学的迅猛发展而迅速兴起,在社会生物学的基础上,进化心理学将对人类行为的适应性的解释发展到了认知水平。

2. 进化心理学研究内容:

(1)进化的心理机制:外在环境输入是通过认知过程来产生外显行为的,所以进化与行为之间偶然的联系也是通过心理机制来完成的。也就是说,自然选择发生在了认知水平上,信息加工过程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而不断的进化。

①基因、环境与适应性:适应性是自然选择为了产生成本效益分析而设计的一系列基因编码的发展过程,目的在于回应特定的一系列环境偶然性;为了处理这些偶然性,它组织神经效应器运作,以保证在祖先的适应性环境中,产生这种决策加工的等位基因比其它决策加工装置繁衍得好。

②领域特殊性:在进化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生存和繁衍的复杂问题解决过程被模块化了,而其它不太重要的问题解决过程,则没有被模块化。

(2)适应结果、副产品和随机效应:

①适应结果:稳定的发展和遗传的特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用来解决环境中的生存和繁衍的问题。比如婴儿能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②副产品:那些不能解决生存和繁衍问题的特性,不是自然选择所塑造的,但由于与某些适应结果相联系而产生。比如为了更好的区分生物与非生物,需对生物与非生物进行命名。

③随机效应:由于突变、环境的变化或发展的变异所造成的,比如在不同的语言中,代表生物与非生物含义的单词不同。

(五)对进化心理学的两种误解:

1. 认为进化心理学是遗传决定论,是用先天说反对后天说。对个体而言是先天的、遗传的东西,从它的形成过程来看,或者从种族发展史来看,却还是经验的和环境决定的

40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