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6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高三模拟试题分省分项精编版(浙江)(原卷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6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高三模拟试题分省分项精编版(浙江)(原卷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4d99c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6

1.★【浙江省慈溪市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A.进行焰色反应时,必须用稀盐酸洗涤并灼烧铂丝,然后再进行实验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读取滴定管内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大

D.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

2.★【浙江省慈溪市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实验室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稀盐酸,并且放入少量的Fe粉 ②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③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

④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食盐水和淀粉溶液

⑤工业上可用金属铝与V2O5在高温下冶炼矾,铝作还原剂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3.★【浙江省慈溪市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

A B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 C 分离CCl4中的Br2 D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实验 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 装置 或 仪器 4.【浙江省慈溪市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师生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氢气时,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 5.【浙江省“六市六校”联盟2013年度高三模拟考试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

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B.用纸层析法分离Cu2和Fe3,滤纸上端呈棕黄色,说明Fe3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较Cu2小

C.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将粗产品加入饱和NaOH溶液中以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D.银氨溶液不能留存,久置后会变成氮化银,容易爆炸

6.【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3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反应后的最高温度作为末温度

B.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时,将氯乙烷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先用稀硫酸进行酸化,再加入AgN03

溶液进行检验

C.为了加快过滤速度以及得到较干燥的硅酸白色胶状沉淀可以采用抽滤的方法 D.用纸层析法分离Cu2+和Fe 3 +,滤纸上端呈棕黄色,说明Fe3十在固定相中分配的更多

7.【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2013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的硫酸

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8.【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2013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2013年6月20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活动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若在天宫一号中进行以下实验,其中最难完成的是( )

A.将金粉和铜粉混合 B.将牛奶加入水中混合

C.蒸发食盐水制取食盐晶体 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9.【浙江省六校(省一级重点校)2013年度高三(3月)联考试卷】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普通玻璃棒进行搅拌使酸和碱充

分反应、准确读取实验时温度计最高温度、并且取2~3 次的实验平均值等措施,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B.过滤、结晶、灼烧、萃取、分液和蒸馏等都是常用的分离有机混合物的方法

C.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将硫酸铵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蒸发浓缩至出现晶膜,然后自然冷却,晶体

析出后抽滤,并用少量乙醇洗涤

D.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都是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它们在使用时都要进行检查

是否漏水、水洗、润洗、注液、调整液面等几个过程

10.【浙江省杭州市2013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食醋,开始时溶液的pH通常变化缓慢,当接近完全反应时(即滴定终点),

pH出现突变,称为滴定突跃。

B.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未出现结晶时,可以用玻璃棒充分磨擦器皿壁促使晶体析出。

C.抽滤装置由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抽气泵等仪器组成,工作的主要原理是抽气泵给吸滤瓶减

压,导致装置内部的压强降低,使过滤的速度加快。 D.Cu2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取Cu(OH)2,离子方程式为

11.【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13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硝酸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大

B.海带中碘元素提取时氧化滤液中的I-时应加入过量氯水

C.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可把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亚硝

酸钠、AgNO3溶液和稀硝酸

D.金属钾、钠和白磷等暴露在空气中易燃烧,所以金属钾、钠和白磷应保存在煤油中 12.【浙江省湖州市2013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使层析实验达到较好分离效果,所配试样浓度应较大,点样时试样斑点较小

B.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滴加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后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C.分光光度计可通过测定反应物浓度变化,从而确定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

D.抽滤完毕后,需停止抽滤时,一定要先拔下抽气泵与吸滤瓶相连的橡皮管,再关闭水龙头,然后取

漏斗滤纸上的沉淀

13.【浙江省湖州市2013年度高三二模考试卷】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纸层析法进行Cu2+和Fe3+混合液分离时,Fe3+在固定相中分配比例较低

B.用电子天平称量化学药品时,必须先称小烧杯的质量,再称量加入试剂后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即为药品的质量

C.在铝与过量3mol·L-1硫酸溶液反应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反应速率会加快 D.吸入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或乙醚的混合蒸气解毒 14.【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13年度高三下学期联考试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汞一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

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B.胶状沉淀和颗粒太小的沉淀不能用抽滤的原因是在快速过滤时沉淀易透过滤纸

C.用移液管吸取溶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

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D.将水杨酸、乙酸酐和浓硫酸在锥形瓶中混合后,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锥形瓶,为使阿司匹林

完全结晶需向锥形瓶中加适量的水,并将锥形瓶置于冰水浴中

15.【浙江省嘉兴市2013年度高三教学测试(一)试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阿司匹林时用水洗涤产品,而在制摩尔盐时用酒精洗涤产品 B.纸层析法通常把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固定相

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

必须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

D.减压过滤装置中,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应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以便于吸滤 16.★【浙江省嘉兴市2013年度高三教学测试(二)试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B.滴定管、移液管在使用前要用待装液润洗,而容量瓶不用润洗

C.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D.碘单质与食盐的分离常用升华法,而碘水中提取碘单质则常用萃取法。 17.【浙江省金华十校2013年度高考模拟考试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

B.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晶体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调节溶液的pH可改变它的溶解度 C.在苯酚和乙醇性质比较实验中,将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苯酚置于试管中,再投入金属钠,从而可以

比较出羟基氢的活泼性

D.抽滤完毕,直接用玻璃棒刮下布氏漏斗中滤纸上的固体

18.★【浙江省考试院抽学校2013年度高三11月抽测考试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钾混合液加热,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沉淀生成,可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 B.准确量取25.00 mL的液体可选用移液管、量筒或滴定管等量具

C.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为准确测得反应前后的温差,应将已分别测得温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在隔热的容器中快速混合,并不断搅拌,用温度计测量混合液的最高温度 D.在抽滤装置中洗涤晶体时,为减少晶体溶解损失,应使洗涤剂快速通过滤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