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学案: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Word版含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学案: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Word版含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297ed2ac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7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学习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的概念 2.阐述精子的形成过程 3.比较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

4.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DNA的数量变化等 5.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6.简述受精作用过程及其意义

一、减数分裂

基础梳理 1.减数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 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分裂 次,最后形成 。这两次分别叫做 好和 。

2.减Ⅰ分裂的特征:

3.减Ⅱ分裂的特征: 4.精子形成过程图解:

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个次级精母细胞

4个精细胞 个精子

5.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叫作同源染色体。

6.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的现象叫作联会。

7.姐妹染色单体:由 粒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叫作姐妹染色单体。 8.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 含有 ,叫作四分体。

9.1个四分体= 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体= 染色单体= 个DNA= 条脱氧核苷酸链

10.交叉互换:交叉互换发生在 之间。 如下图:

11.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之间的数量关系 项目 复制前 复制后

图形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数 1 0 2 由此可见:复制后染色体数不加倍,但是DNA数 ,染色单体出现。

DNA数、染色体舒、染色单体数三者中,只有染色单体数可能为0。

12.①减Ⅰ分裂前期特点:同源染色体 ,形成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

②减Ⅰ分裂中期特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 ,具体来说应该是 。不同于有丝分裂和减Ⅱ中期,这两个时期着丝点排列在 。

③减Ⅰ分裂后期特点: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

13.减Ⅰ的实质: 14.减Ⅱ的实质: 15.人和动物的卵细胞在 形成。

16.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基本相同。首先,在减数分裂的前期, 增大,染色体复制, 成为 。然后初级卵母细胞经过 和 ,形成 。

17.卵细胞和精子的区别: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Ⅰ ,形成 的两个细胞,大的叫 ,小的叫作 。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Ⅱ也进行 ,形成一个大的 和一个小的 。在减Ⅰ分裂形成的极体又分裂成为两个 。这样,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 和三个 。

18.减数分裂示意图: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卵)细胞(或极体)

19.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比较项目 母细胞 复制次数 分裂次数 子细胞染色体数 子细胞类型 同源染色体联会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 性原细胞 一次 生殖细胞 有 有 有 有丝分裂 体细胞(受精卵) 一次 一次 与母细胞相同 体细胞 无 易错提示

1.发生联会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 2.同源染色体一定是形状大小相同( )

3.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 )

二、受精作用

基础梳理

1.受精作用的概念: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 、 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受精作用的过程: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 进入 , 留在外面。与此同时,卵细胞的 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 。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不久,精子的 就与卵细胞的 融合,使彼此的 会合在一起。

3.受精作用的实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 ,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的稳定

4.受精作用的结果:其中有 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 (母方)

5.受精作用的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 ,维持了 。另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 ,都是十分重要的。

易错提示 1.受精卵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 )

2.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

随堂训练 1、如图是一个含有三对等位基因(用A、a;B、b;C、c表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简图。如果细胞Ⅱ的基因型为abc,那么细胞Ⅰ的基因型为( )

A.aabbcc

B.ABC

C.AaBbCc

D.AABBCC

2、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是( )

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

D.前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