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教案一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教案一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e1831006bec0975f465e2f5

问题:(1)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 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 (1) 这里的农业生产实际指的是什么?

农业生产实际主要指一个地方气候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3)那么,我国的各温度带都包括哪些地方呢?

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并将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区、省级行政区等有关地图相对应,尤其应着重指导学生观察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并将其与0℃等温线相对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使学生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既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教师归纳小结:寒温带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中温带位于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暖温带位于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位于滇、粤、台南部和海南省。

(4)阅读活动2,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①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如,暖温带内适合种苹果、梨,柑橘只能在亚热带生长,芒果、香蕉主要分布在热带。

②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如中温带内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热带就可一年三熟。

③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如北方的房屋大多数坐北朝南,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利于取暖保暖;南方的房屋则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透气。

④不同的温度带内,同一种粮食作物(如小麦)选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暖温带适合于秋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冬小麦;中温带只适合于春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春小麦。

第二课时 东西干湿的差异 导入:展示南、北方民居图片。

浙江、苏南一带的农村房屋很有特色,为了利于雨水下泄,减少雨水在屋顶的停留时间,屋顶坡度都很大,有的还把屋檐伸的比较长,防止屋檐经常滴水侵蚀墙基。西北部少雨地区的房屋建筑别具风格,屋顶很平,像个平台,屋顶上可以晒玉米、辣椒等。“火洲”吐鲁番盆地的平顶房,到了炎热的夏季,房顶就成了家家户户室外露宿的“大床”了。

问题:图中房屋的建筑形式与当地的降水情况关系密切,根据以上资料,同学们可以猜测出我国哪些地方降水多,哪些地方降水少吗?我国各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是否存在规律呢?

活动1:读“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找到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 一线,经 高原东南边缘。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 。

(4)读《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阅读材料,在图中找到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

教师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东南沿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离海洋近,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很大,形成的降水较多;而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在向西深入内地过程中受到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大为减弱,西北内陆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很小,因而形成了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我国年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

承转:有人说,降水多的地方就是湿润地区,降水少的地方就是干旱地区,这种说法对吗?我国的干湿地区是如何划分的?

教师讲解: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若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湿润地区;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半湿润地区;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干旱地区;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半干旱地区。

活动2:读“我国干湿地区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哪条等降水量线?哪条等温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0℃等温线。 (2)是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 暖温带和亚热带 。

(3)是什么自然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4)为什么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地区? 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量小,降水量相对较大,因此气候较为湿润,属于湿润气候区。

(5)哪一条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部各为什么干湿气候区和农业区?

400 mm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大致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农业区;西部为半干旱、干旱地区,是我国主要草原放牧业地区。

(6)哪一条等降水量线又将我国东部地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南北方各为什么干湿气候区和农业区?

800 mm等降水量线;南方为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水田农业区;北方为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旱地农业区。

(7)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分布在什么地区?各以什么植被为主?各干湿地区年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问题: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图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房屋修建成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或其他农作物。吐鲁番年降水量很少,蒸发量很大,房屋通风效果很好,通风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利于水果的晾晒;绍兴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区,年降水量较大,斜顶房利于排水。黄土高原年降水量较少,气候较为干旱,因此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修建了窑洞,窑洞冬暖夏凉,防风避雨,很适合北方黄土高原人民的生活。

活动3.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加以补充,说明干湿地区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气候湿润程度,直接影响到植被的生长。因而湿润地区林木繁茂,干旱地区主要适合于草木植物生长。

(2)气候干湿程度不同,会影响到农业类型,如东部地区以耕作业为主;西北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此外,还会影响到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如南方湿润地区主要以水田种植为主,北方地区主要以旱作为主。

(3)气候湿润程度影响了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进而影响到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如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喜食面。

(4)气候干湿程度不同,对人们的身体也有很大影响。如南方降水多,人们易患风湿病、关节痛,因而爱吃辣椒、爱喝麻辣汤;北方降水少,气候干,人们易上火,体力消耗大,因而爱吃菠菜,爱喝绿豆米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