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 - 论点(经典课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中考议论文阅读 - 论点(经典课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cb06b5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3

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3、人皆愿己成才,于是,就有人羡慕那些一鸣惊人之才。其实,一鸣之前必有百鸣、千鸣、万鸣,只是未使人惊而已。达芬奇画《蒙娜丽莎》之前,作画何止万千,据说他画蛋就画了好几十天。莫泊桑的成名小说《羊脂球》发表前曾被退稿四十九次,稿纸堆起来有书桌般高。

C.论证方法作用的答题格式: 举例论证:

列举_______的典型事例,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具体明确。 道理论证:

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和权威性。 对比论证:

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与————进行对比,突出了________的观点,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论证:

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读者更易理解。

D.论证思路

①考点:某一段的论证思路;某几段的论证思路;全篇的论证思路。 ②答题模式:首先-----接着------最后------

③解析: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首先要梳理文章的结构,看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的,中间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证明论点,最后是否再次强调或总结论点。

四.联系生活谈看法、认识、感受 ①相关题型:

1、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认为实现梦想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2.文章结尾,长者嘱托“青年们,好自为之” ,那么,青年人应该怎么做?结合本文内容,请谈谈你的理解。(4 分) ②答题技巧:

(1)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2)阐释自己的观点;

(3)列举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五、开头和结尾段的作用 开头段:

①通过什么事例、通过引用什么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话题 ②引起下文

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④运用设问,引发思考,引起下文

结尾段:

①总结全文,点名中心论点 ②照应开头或题目,强化中心论点

③补充论述,使论证完备严谨,避免片面性 ④强调中心论点

论点题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