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matron软件平台的塑料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基于Cimatron软件平台的塑料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c95540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1

200000以内 240000以内 300000以内 360000以内 80 90 100 110 90 100 110 120 90 100 110 120 注:选用模座时首先考虑选用部门内部规定的标准模座; 有热胶道时,其热流板厚度为100MM.(需加水路冷却)。

如表3-6为公司内部标准模座表,及相关性的表述。

表3-6内部标准模座

标5565 15寸,无滑块 标6075 15寸,有滑块 标6580 17寸,有滑块 12寸,有滑块 17寸,无滑块 标2325 导光件,内装件等小成品,无滑块 标2535 BOTTOM类产品,无滑块 标3030 导光件,内装件等较大产品,有滑块 标3045 线长内成品,有滑块 标2723 KNOB,小件成品,有滑块 标3545 ODD_bezel,CARD有滑块 标4050 KB框类成品有滑块 对于SD_DUMMY_CARD产品,根据产品的大小以及具体情况,按规定最终选取了标准3030的模架,且为二板式模具。

3.3 拆模成型部分的设计

3.3.1 拆模的工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所有PL线(分模线)根据已确认的“开模检讨书”拆新模,当拆模过程中必须确认以下内容是否正确无误。

(1) 是否用最新成品图拆模,成品是否有破面; (2) 拆模线、模具结构是否与开模检讨书一致; (3) 基准角是否表示,是否做倒扣检测;

(4) 非胶位处直角是否做“加工R角”,公母模是否避空; (5) 公母模插破角度是否足够,流道与进胶点是否做出; (6) 所有入子、斜销、滑块等其它工件是否刻有3D编号; (7) 拔模角度是否合理,咬花面拔模角参照咬花对照表; (8) 产品ICON部分,模具上是否有预留铁;

(9) 拆模时是否以组立图为依据,如有所更改,告知设计人; (10) 拆模结束后是否自行与组立图核对;

(11) 仔细检查图档存放下是否有图档重复或“垃圾”文件; (12) 传给CNC加工图档是否是最终确认图档。

3.3.2 打开标准模架

在明确工作规范和分析产品以及选好模仁和模架后,即可进行模仁部分(即成型系统)的设计。

对于Cimatron E 来说,各个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的标准以及需要,来自制标准模架和标准件,在进行模具设计时,就无需再一点点设计模架的零件,这样可以节省很多设计的时间。标准模架以及标准件的设计较为复杂,在此便不做讲解。

在此套模具的设计中,我们选择了标准模架2535,在进行模具设计开始时,我们可以直接打开此模架,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模仁设计。

当然,模仁的设计并不一定要先打开自制模架,我们也可以采用Cimatron E 拆模设定精灵(分模设置向导)功能来新建一个简单的模架,以此来做模仁部分的设计。

3.3.3 载入工作零件

在载入工作零件之前,要先建立布局坐标系,即产品的排位,没有布局坐标系文件,载入工作零件将无法进行。建立好了布局坐标系,导入产品零件,并在收缩率的栏里填入正确的收缩率,收缩率很重要,如果收缩率错了,那么整套模具也将出现错误,可以说缩水率直接导致模 具报废,所以在进行模具设计前,核查收缩率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如图3.7所示。

3.3.4 初步分模,建立分模面 1.分模面定义与选择

图3.7载入工作零件图

定义:分开模具能取出塑件的面,称作分型面,其它的面称作分离面或称分模面,注射模只有一个分型面。

在进行模具设计时,分模面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分模面时除了考虑模具结构外,还须考虑钳工组立,加工等问题。分型面位置是否合理,分型面位置不合理会造成型,毛边,外观等问题,以至客户无法接受。

分型面的方向尽量采用与注塑机开模是垂直方向,形状有平面、斜面、曲面。选择分型面的位置时:

(1) 分型面一般不取在装饰外表面或带圆弧的转角处; (2) 使塑件留在动模一边,利于脱模 ;

(3) 将同心度要求高的同心部分放于分型面的同一侧,以保征同心度; (4) 抽芯机构要考虑轴芯距离 ;

(5) 分型面作为主要排气面时,分型面设于料流的末端; (6) 分模面应避免有尖角;

(7) 分型面作为主要排气面时,分型面设于料流的末端。

一般在分型面凹模一侧开设一条深 0.025 ~ 0.1mm 宽1.5~6 mm的排气槽。亦可以利用顶杆,型腔,型芯镶块排气 。

PL线尽量做在特征边界,避免明显的PL接痕,尤其是外观PL线,一定要与客户检讨。分型面易于加工,尽量建立形状简单的分型面,避免复杂曲面。

(1) 成品肉尽量留在公模侧,避免成品粘母; (2) 插靠破面的建立; (3) 避免薄铁造成的强度不足;

(4) 尽量不要做圆弧插破,圆弧插破不利于合模,容易产生毛边; (5) 插破面的角度尽量做5°。

1.分模面创建

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如果是一模几穴,为了简化操作且提高设计效率,我们通常只做一穴,然后通过复制命令拷贝出其它几穴。下面图片演示时也是只做一穴说明。

初步分模后,产品面将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出公母模(凸凹模)以及滑块侧(若有滑块)的造型面,方便了分模面的创建。

分模面的创建各种各样,没有固定的思路,只要能将分模面创建出来,并能成功切割出模仁造型出来就可以。但是要注意的是分模面要严格按照开模检讨书一致。不能私自更改PL线(分模线),如果在设计模仁过程中,发现PL线不合理,不利于模具的设计,可以向设计工程提出,并征求客户的同意,否则将不可改变PL线。

本文选择的sd_dummy_card开模检讨书分模线如图3.8 ;3.9 ;3.10所示。

图3.8 PL示意图1 图3.9 PL示意图2 图3.10 SL-PL示意图

按照以上PL线制作分模面,效果如图3.11。

对创建好的分模面要进行开放边分析,以确保分模面的创建是否有错误与误差。如图所示,分析后开放边含有异色线,如果在成型区域含有异色线,则分型面的创建有错,需进一步检查更新。直到没有错误方可进行分模面的归属与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