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2019届高三生物学业质量监测(一模)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广东省珠海市2019届高三生物学业质量监测(一模)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c6d517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01

【分析】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

区别: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循环出现,反复利用的;在能量流动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联系: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是推动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详解】生物的种群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等,如植物的种群密度会受阳光、温度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A正确;群落演替中的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进化,B正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错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通过捕食关系能够相互制约对方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C。

6.果蝇有眼(B)对无眼(b)为显性。果蝇缺失1条IV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仍能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有眼雄果蝇和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无眼雌果蝇杂交得F1。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单体果蝇可能是亲代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导致的 B. 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果蝇减数分裂无法产生正常配子 C. 若有眼基因在IV号染色体上,F1果蝇中有眼:无眼约为2:1 D. 若有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Fl果蝇中有眼:无眼约为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亲本中均缺失一条Ⅳ染色体,因此后代中缺失一条的占1/2,缺失两条的和染色体正确的均占1/4,但由于缺失两条的不能存活,因此后代正常染色体的占1/3,缺失一条染色体的占2/3。由此可以计算后代不同表现型的概率。

【详解】单体果蝇缺失1条IV号染色体,可能是亲代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导致的,A正确;由于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果蝇仍能生存和繁殖,所以减数分裂仍能产生正常配子,B错误;若有眼基因在IV号染色体上,则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有眼雄果蝇为BO,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无眼雌果蝇为bO,由于缺失1条IV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仍能生存和繁殖,

- 5 -

缺失2条则致死,所以杂交后所得F1果蝇中有眼(Bb、BO):无眼(bO)约为2:1,C正确;若有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有眼雄果蝇为XY,无眼雌果蝇为XX,杂交后所得Fl果蝇中有眼(XX):无眼(XY)约为1:1,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以果蝇为素材,考查伴性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染色体变异等知识,要求考生能结合题干信息“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判断子代果蝇中Ⅳ号染色体正常的果蝇和缺失1条Ⅳ染色体的果蝇的比例,再利用逐对分析解题即可。

7.科研人员对珠海市淇澳岛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演替做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不同生态恢复阶段的无瓣海桑人工林地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存在差异,随着植被的迅速恢复,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增加显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采用了取样器(25cm×25cm取样框)取样法,而不是标志重捕法,其原因是:________

(2)红树林植被的快速增加,为底栖动物提供了更加丰富的________(答两点即可),有利于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水体的自净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__价值。

(3)随着湿地生态的恢复,其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原因在于________

【答案】 (1). 底栖动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适合用取样器取样法 (2). 食物、栖息场所 (3). 间接 (4). 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营养结构愈发复杂 【解析】 【分析】

1、生物多样性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详解】(1)由于底栖动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适合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

(2)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红树林植被的快速增加,为底栖动物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食物、栖息场所,有利于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增加。对水体的自净作用属于对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故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随着湿地生态的恢复,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营养结构愈发复杂,故该生态系统的自我

- 6 -

Bb

b

B

bb

调节能力逐渐增强。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结构,生物多样性价值等知识要点,意在考查学生在特定的情景内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

8.叶绿素b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和传递光能。光合系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中,当吸收的光能超过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量时,过剩的光能会引起光合功能下降,即发生光抑制。当叶绿素b缺失时,不同植物表现出不同的光抑制特性。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O2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当光照强度为n时,该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野生型水稻。当光照强度为m时,推测该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____(填“更大”、“相当”或“更小”)。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相比,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的是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又发现除遗传因素外,缺Mn也可能导致水稻叶绿素b无法合成,请设计实验予以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答案】 (1). 大于 (2). 更大 (3). 突变体(水稻) (4). 突变体水稻叶绿素含量低,捕光能力弱,在强光照下产生过剩光能的可能性小(或过剩能量较少,),光抑制相对较弱 (5). 思路:用完全营养液和缺Mn的完全营养液分别培养水稻,提取分离叶片色素并对比叶绿素b含量结果:缺Mn组滤纸条最下端色带(或叶绿素b色带)更浅或缺失 【解析】 【分析】

1、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2、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3、当光照强度为n时野生型和突变体O2释放速率相等,但由图可知突变体的呼吸作用大于野

- 7 -

生型,所以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较大。光合作用中固定CO2形成C3,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NADPH、ATP。

【详解】(1)据图示曲线知,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表示真正的光合作用;当光照强度为n时野生型和突变体O2释放速率相等,即净光合作用速率相等;但由图可知突变体的呼吸作用大于野生型,所以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较大。当光照强度为m时,突变体O2释放速率大于野生型,突变体的呼吸作用大于野生型,突变型的真正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突变型消耗的CO2比野生型多,叶片气孔开放程度大的植株CO2供应充足,推测该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相比,突变体水稻叶绿素含量低,捕光能力弱,在强光照下产生过剩光能的可能性小,光抑制相对较弱,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3)缺Mn也可能导致水稻叶绿素b无法合成,因此用完全营养液和缺Mn的完全营养液分别培养水稻,提取分离叶片色素并对比叶绿素b含量,缺Mn组滤纸条最下端色带(或叶绿素b色带)更浅或缺失,可证明假设内容。

【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光照强度对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9.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膳食纤维被称为人类第七营养素,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很重要作用。为研究葛根膳食纤维对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用具: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36只、葛根膳食纤维、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 实验步骤:

a.随机选取12只小白鼠作为甲组,另外24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小白鼠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b. ,并进行数据统计。

c.丙组大鼠灌喂葛根膳食纤维5mL/d,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等量蒸馏水,连续灌喂17天。期间各组小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d. 17天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空腹状态下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