绗?绔?鐗╄川鐨勭壒鎬?鍗曞厓娴嬭瘯(鍥?鍚В鏋?-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绗?绔?鐗╄川鐨勭壒鎬?鍗曞厓娴嬭瘯(鍥?鍚В鏋?-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c48040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6

单元测试(四) 物质的特性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

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空隙

2.(广安中考)汽车的正常运行除了要加油外,还需要加水。水作为冷却剂有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 )

A.较低的凝固点 B.较大的比热 C.较小的密度 D.较高的沸点 3.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煤的燃烧 C.金属铜用于制作导线 D.海水晒盐

4.(海南中考)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5.在“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实验中,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妥当的是(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6.如图是荣获金奖的扬州玉器“八角素瓶”,玉器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形状

7.(临沂中考)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出项坠密度。设计如下实验: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③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④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8.(黄冈中考)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9.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毫升,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0.(北京中考)下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初春,湖面上B.盛夏,草叶上C.深秋,枫叶D.严冬,树枝上

冰化成水形成“露珠”上形成“霜”形成“雾凇”

11.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12.海波的熔点为48 ℃,在48 ℃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固态海波吸热,状态改变,温度不变 B.液态海波放热,温度不变,状态改变 C.固态海波放热,温度改变,状态不变 D.固态海波吸热,状态不变,温度不变

13.(梅州中考)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1 D.1∶2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面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C.甲、乙两种物质在液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甲物质吸热较多 D.甲、乙两种物质在固态时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物质吸热较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5.(成都中考)在打扫教室清洁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这是水的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16.(聊城中考)如图甲和乙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由图可知,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克,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用如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填“A”或“B”)瓶。根据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浏阳腐乳以其口感细腻、味道纯正而远近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测得一块腐乳的质量约为10克,体积约为8厘米3,则其密度为________克/厘米3。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将________。

19.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二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________(填“多”或“少”);三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________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四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________和二氧化碳。

三、简答题(4分)

20.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8分)

21.(梅州中考)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 ℃,酒精的凝固点为-117 ℃)。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分钟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下表中。 时间/分钟 温度/ ℃ 状态 0 4 液 2 2 液 4 0 液 6 -2 液 8 -4 液 10 -6 液 12 -6 14 -6 16 -6 18 -6 固、液 20 -8 固 22 固 固、液 固、液 固、液

(1)当实验进行到22分钟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A”“B”或“C”),此

时混合液的温度是________ ℃;

(2)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________ ℃,当实验进行到17分钟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态; (3)由上表可知此混合液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4)在水中掺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__(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越大,混合液的凝固温度________(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22.(桂林中考)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小丽同学负责的实验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钟 温度/ ℃ 0 90 1 92 2 94 3 96 4 97 5 98 6 98 7 98 8 98 9 98

(1)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①水的沸点为________;②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可得: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 23.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_克。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______千克/米3。

(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请你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12分)

24.有一种表示酒的度数的方法称为标准酒度,是指在温度20 ℃的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所含的酒精量(毫升)。已知ρ酒精=0.8×103千克/米3,ρ水=1.0×103千克/米3。求64度酒液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