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08宏微观经济学网上练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030508宏微观经济学网上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bc33900eff9aef8941e06ff

20.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3,收入效应XX2=-5,则该商品是吉芬商品。[正确]

**

第二章 弹性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 )。

A: 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B: 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 C: 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 D: 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14-3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 A )。 A: 4/3 B: 4/5 C: 2/5 D: 5/2

3.

A: a B: b C: D: 不能确定

4.蛛网理论主要是针对( B )。

A: 正常商品 B: 周期性商品 C: 任何商品 D: 吉芬商品

5.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5,供给弹性等于1.5,则蛛网的形状是( C )的。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

6.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5,供给弹性等于1.8,则蛛网的形状是( B )。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

7.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5,供给弹性等于0.8,则蛛网的形状是( A )。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

8.一般来说,香烟的蛛网的形状是( B )。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

9.一般认为,农产品的蛛网的形状是( B )。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

10.目前我国私家车的蛛网形状是( A )。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圆圈型

11.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8,供给弹性等于0.5,则销售税( B )。 A: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B: 主要由生产者负担 C: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 D: 全部由生产者负担

12.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2,供给弹性等于1.5,则销售税( A )。

5

A: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B: 主要由生产者负担 C: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 D: 全部由生产者负担

13.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0.8,供给弹性等于0.8,则销售税( C )。 A: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B: 主要由生产者负担 C: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 D: 全部由生产者负担

14.对香烟征收销售税时,其税收( A )。

A: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B: 主要由生产者负担 C: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 D: 全部由生产者负担

15.对小汽车征收销售税时,其税收( B )。

A: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B: 主要由生产者负担 C: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均等地负担 D: 全部由生产者负担

16.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1.2,则这种商品是( c )。

A: 低档商品 B: 一般的正常商品 C: 奢侈品 D: 吉芬商品

17.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0.6,则这种商品是( B )。

A: 低档商品 B: 一般的正常商品 C: 奢侈品 D: 吉芬商品

18.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0.8,则这种商品是( A )。

A: 低档商品 B: 一般的正常商品 C: 奢侈品 D: 吉芬商品

19.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0.4,则这两种商品是( C )。 A: 独立品 B: 替代品 C: 补充品 D: 完全替代品

20.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1.8,则这两种商品是( B )。 A: 独立品 B: 替代品 C: 补充品 D: 完全补充品

21.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则P=1时的需求弹性为( A )。 A: 1/9 B: 9 C: -1/9 D: -9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DE )。

A: 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B: 需求价格弹性等于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C: 收入弹性描述的是收入与价格的关系 D: 收入弹性描述的是收入与需求量的关系E: 交叉弹性就是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论述,正确的是( BC )。 A: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直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相等 B: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直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不相等

C: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直线上越往左上方的点需求弹性越大 D: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曲线,则曲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相等

E: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曲线,则曲线上不可能存在需求弹性相等的两点

3.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BE )。

6

A: 需求弹性越大,销售收入越大 B: 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

C: 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 D: 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提高利润 E: 如果商品为单位弹性,则价格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4.关于收入弹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CDE )。

A: 收入弹性就是消费者收入变化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B: 所有商品的收入弹性都是正值 C: 如果收入弹性小于零,表示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

D: 从宏观上来说,如果某类商品收入弹性小于1,说明人们对这类商品需求的增长速度小于他

们收入的增长速度

E: 从微观上说,企业提供的产品如果收入弹性较大,则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可以获得较多的收益

5.关于交叉弹性,正确的是( ACD )。

A: 交叉弹性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B: 如果交叉弹性是正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C: 如果交叉弹性是正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D: 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E: 如果交叉弹性是负值,说明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三、判断题

1.陡峭的需求曲线弹性一定小,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一定大。[错误]

2.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曲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系数相等。[错误]

3.如果一般性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该价格一定会下跌并向均衡价格靠拢。[正确]

4.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错误]

5.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错误]

6.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零,则这种商品是一般的正常商品。[错误]

7.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错误]

8.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0,则这两种商品是补充品。[错误]

9.已知某商品富有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策略。[错误]

10.一般来说,农产品的蛛网形状为封闭型。[错误]

11.如果交叉弹性为0,说明两种商品没有关系。[正确]

12.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正确]

13.如果需求曲线不是一条直线,则曲线上不可能存在需求弹性相等的两点。[错误]

14.一般来说,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的商品,销售税主要由消费者承担。[正确]

15.一般来说,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商品,销售税主要由消费者承担。[错误]

7

第三章 生产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企业增加产出主要是依赖生产要素Y而非X时,其扩展路线是( A )。 A: 上凹型 B: 下凹型 C: 线性 D: 无法确定

2.当企业增加产出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X而非Y时,其扩展路线是( B )。 A: 上凹型 B: 下凹型 C: 线性 D: 无法确定

3.当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100%,所需劳动者增加180%,资本增加70%,则该企业属于( B )行业。

A: 资本密集型 B: 劳动密集型 C: 资本劳动密集型 D: 无法确定

4.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递增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B )。 A: 右端 B: 左端 C: 最低点 D: 无法确定

5.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递减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C )。 A: 左端 B: 最低点 C: 右端 D: 无法确定

6.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常数阶段,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A )。 A: 最低点 B: 左端 C: 右端 D: 无法确定

7.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C )。

A: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B: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8.如果一个企业有两个生产相同产品的工厂,一个规模大,一个规模小,企业安排生产的原则是( D )。

A: 先安排规模大的工厂生产,后安排规模小的工厂生产 B: 先安排规模小的工厂生产,后安排规模大的工厂生产

C: 主要安排在规模大的工厂生产,少部分安排在规模小的工厂生产

D: 根据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哪个工厂的边际成本低,就安排哪个工厂生产

9.企业最佳规模的选择的标准是( A )。

A: 根据市场的需求量选择能达到较低的单位成本的规模

B: 选择能达到最低单位成本的规模 C: 选择能达到最大产出的规模 D: 根据市场的需求量选择能达到最低边际成本的规模

10.如果企业的规模收益处于常数阶段,那么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 C )。 A: 向上倾斜的曲线 B: 向下倾斜的曲线 C: 水平线 D: 垂直线

11.随着产量的增加,固定成本( B )。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 D: 先增后减

12.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B )。

A: 在开始时减少,然后趋于增加 B: 一直趋于减少

C: 一直趋于增加 D: 在开始时增加,然后趋于减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