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基础(入门)有图 图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围棋基础(入门)有图 图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ba8a51d59eef8c75fbfb3c8

教 案 续 页 总 第 42 页 板书重点 ① 跳,尖过,夹过,飞过

② 棋理、棋谚、棋诀: 凡尖无恶手,凡关无恶手。

课堂总结: 我们已经学了吃子着法,行棋着法,攻杀着法,现在是学习连接与分断。 四 课堂对局:练习下整盘棋。 五 作 业:黑先。

1 破白空 2连回两子 3连回两子 4渡回 5做活 6做活 7做活 六 棋理、棋谚、棋诀:

凡尖无恶手,凡关无恶手。

棋谚“凡尖无恶手,凡关无恶手”的意思是说:通常情况下,如果棋子要走向中央,尖和关(跳)均为可行的手段。“尖”比较坚实稳健,“关”出头快但要防挖断。

七 教学后记:

围棋

教师: 教 案 首 页 总 第 43 页 课时序号 第 15 节 授 课 班 级 小学低年级入门班 授 课 日 期 课 题 第七课 连接与分断(三) 授课类型 新 课 教 学 这一课讲十二种连接中的后三种:挤过,托过,巧连。 连接与分断既有防守,又有进攻。连接的防守性大一些,分断的攻击性大一些。 目 标 重 分析原因 分析“挤过,托过,巧连”三种着法的能成的原因,都是抓住对方棋子的缺陷, 都是既防守,又进攻,一着两用,只有一个作用的“着”,在关键时候,是不管用的。 点 难 能力 点 讲明一着两用。引导同学们的思路开始要远一步,深一步,在想棋时,是否有两个用处。 板 书 设 计 棋 盘 示 教 设 计 第七课 连接与分断(三) 挤过,托过,巧连 棋理棋谚棋诀: 围棋十诀:不得贪胜 入界宜缓 备课 心得

教 案 续 页 总 第 44 页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贯穿全课始终,环视课堂。维持课堂纪律。

一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二种连接中的四种:跳,尖过,夹过,飞过。 跳——使用普通的跳,有时竟可以把自己的断补上,同时切断对方的棋。 尖过——尖过在边路上出现的比较多。 夹过——有配合时,夹也能连通。也在边路上出现的比较多。 飞过——使用普通的飞,在有时却是能起意想不到的作用。

例1尖过 例2飞过

二 新课 “连接与分断”,这一课讲十二种连接中的三种:挤过,托过,巧连。

挤过——在对方小尖的两子连接(或断)点上,下的子称“挤”。 托过——紧挨着对方的子,在对方子的下边下字称“托”。 巧连——利用对方的缺陷和毛病,把自己连结就是巧连。

例1挤过 例2托过 例3 巧过

跳过和挤过通常都是在有自己子力配合下,才能成立,在这是多是利用自己在二路上的子,和叫作“硬腿”的棋型,硬腿就是一路立到低——一路上,在一路上没有断点的子就叫“硬腿”或“硬头”。这样的子,对方是不容易挡住的。而己方又有很多的利用。或者说在它的周围,能产生很多的手段。跳过和挤过以及大飞超大飞通常都是在这样条件下产生的。

“托过”是看准对方不敢扭断时的一种有力而又紧凑的下法。“托”本身就是要扭断,而对方又不敢扭断,这就是看准了、抓住了对方的毛病。还是一着两用,你不敢扭断我就托过,你敢扭断,我就把你扭断的子全部吃了。所以把以前的知识学好用上,解决眼前的问题就不难。 巧连——更是利用对方的缺陷和毛病,把自己巧连。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把十二种防断连接的着法都学完了。在这些着法中,粘、虎、飞是基础,是基本功,是重点。棋理口诀要记住:势厚用粘,成形用飞,安定用虎。

补断是在实战中经常要碰到的,知到了补断的重要性后,在选择补断的各种基本手法时,还要考虑眼形(安定)棋形(成形)以及补断之子本身的作用(效率——是否一子多用)等等。

三 巩固练习:黑先 黑先 1至5黑先渡回,6至7做活

1 2 3 4 5 6 7

教 案 续 页 总 第 45 页 板书重点 ① 挤过,托过,巧连

② 棋理、棋谚、棋诀: 围棋十诀:不得贪胜 入界宜缓

课堂总结: 我们已经学了吃子着法,行棋着法,攻杀着法,现在学的是连接与分断着法。

经过三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把十二种防断连接的着法学习完了,从下节课开始学习六种分断法了。 四 课堂对局:练习下整盘棋。

五 作 业:黑先。1至4黑先做活,5至7黑先补断

1 2 3 4 5 6 7

六 棋理、棋谚、棋诀:

围棋十诀:

①不得贪胜 ②入界宜缓

作者相传有唐王积薪, 宋刘仲甫等多种说法。

七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