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三校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东北三省三校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b86312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0

哈师大附中 东北师大附中 2010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辽宁省实验中学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标明。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0年,“东方主义”话语方式改变的契机

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的西方文化理论,是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所谓“东方主

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由传教士开始,随着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大,到19世纪定形,建构成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向全球扩散,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就是强弱不对等所造成的。强者对弱者永远有说三道四的权力,反之则不然。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弱者会被教育得产生“自认劣等意识”。

东方民族里,对“东方主义”的反省,伊斯兰知识分子较有成就,但也较为悲观。英国学者透纳曾经

指出:“东方主义的终结,必经视野和典范的巨大重塑,但这种知识的重建只能产生在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的条件下,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而显然今天的伊斯兰世界无法拥有这样的条件。

退而求其次,透纳希望人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抛弃东方主义赖以存在的人们自认劣等的前提,但这种话说得容易,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慷慨不挑剔,那不是千难万难?

而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是以伊斯兰世界相比,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在17世纪时中国犹

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而后即每况愈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国人均所得只有欧洲的0.75%,对人说三道四成了西方理所当然的特权,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这种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乃是中国落后、停滞的原因。

但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改变。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专家在谈到亚洲新秩序时开始有人提出

中关“共管”,这就是现实权力改变所造成的自然结果。真正值得体味的,乃是弱者现实权力的改变,它必然会向话语权这个方向渗透。于是2009年《时代》杂志肯定起中国来,并认为中国的高瞻远瞩、重视教育和孝道等五点可堪借鉴。

话语的改变除了涉及权力外,也和话语双方的主观期待有关,因此外国的说法变了,是否希望中国慷

慨地拿出外汇来帮忙?或是希望中国在减碳上让步?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了,这只是个开始。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对异文化的尊重,非好几个世代不可。西方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可以欣慰,但大可不必志得意满,西方和中国一样,要努力改变的多着哪!此外,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逐渐改变,至少等于瓦解了中国的“自认劣等的意识”。往后中国人,特别是学术文化界脱离了“东方主义”的诅咒,已有可能更客观地对待自己。 1.下列关于“东方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西方文化理论中,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 B.“东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是强弱不对等造成的。 C.弱者“自认劣等意识”的存在,使得“东方主义”话语方式建构成了优劣对比的知 识体系。 D.“东方主义”作为一种强者对于弱者的话语方式,它是由传教士开始,通过教育、 媒体以及留学生等途径向全球扩散的。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今天的伊斯兰世界依然无法改变自身在“东方主义”话语方式中的处境。

B.英国学者透纳认为,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只有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 出现主要改革,“东方主义”才能够终结。

C.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于伊斯兰世界,中国似乎有一

种“中国性”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它造成中国的落后、停滞。 D.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了,和西方国家的主观期待也有关系,西方国家有何企图,我 们不得而知。

3.下列对本文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不挑剔, 这看似困难,实则容易。 B.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的逐渐改变,使中国人不再有“自认劣等的意识”,并能够 更客观地对待自己。 C.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西方开始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比如《时代》杂志对中国 的肯定,这说明弱者现实权力发生改变必然会向话语权方向渗透。 D.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 重,还需要很长时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①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

“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得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②于得地,

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恒子,恒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恒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关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恒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出,走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③;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恒子御,韩康子骖乘。

智伯曰:“吾乃今知水要以亡人国也。”恒子肘康子,康子履恒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④,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絺疵之方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臣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失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

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絺疵请使于齐。 .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

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及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一) 【注】①智襄子:即智伯,“襄子”是他死后的谥号。②狃(niǔ):习惯。③版:表示墙的高度和长度。一般认为高二尺、长八尺这一版。④安邑:魏的都城,下文的“平阳”是韩的都城。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主不备,难必至矣 难:灾难、灾祸 .

B.智伯不悛,絺疵请使于齐 .D.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 .

悛:悔改 伤:妨碍 致:归还

C.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 .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智伯“好利”的一组是( ) (3分) ①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 ②智伯请地于韩康子 ③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 ④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⑤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智伯向韩康子、魏恒子、赵襄子索要土地,三家君主表现截然不同,生动地凸显了 三人性格的不同。 B.段规和任章的劝说之辞,均能抓住智伯的性别弱点,分析了事情发展的必然性、做 出了正确的决策,保全了各自的君主。 C.絺疵是一个关于察言观色、见微知著的难得人才,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用,后来自 请出使齐国。 D.智伯无故索要土地,不听臣下劝谏,突出地表现了他利令智昏、刚愎自用的性格弱点。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6分) (2)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喜迁莺 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