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b15399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6

选项 A 实验操作 向0.1 mol/L的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L-1NaCl和NaI的混合向浓度均为0.1 mol·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结论 非金属性:Cl>Si B 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C 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用导线将镁片和铝片相连后插入NaOH溶D 液中 A. A 【答案】B 【解析】

B. B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酸性:HA>HB 速率快 铝片不断溶解,镁片上有金属活动性:铝>镁 气泡冒出 C. C D. D

【详解】A.比较非金属性应该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故A项错误;

B.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和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则说明生成了碘化银沉淀,证明Ksp(AgCl)>Ksp(AgI),故B项正确;

C.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HA放出气体多,则HA的浓度大,HA为弱酸,所以酸性HB>HA,故C项错误;

D.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质的原电池装置中,Mg与NaOH不反应。Al为负极,Mg为正极,铝片不断溶解,镁片上有气泡冒出,但金属性镁>铝,故D项错误; 综上,本题选B。

【点睛】A项中要注意,通过酸性比较相应元素的非金属性时,不能比较氢化物的酸性,而是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其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14.已知:2FeSO4

Fe2O3+SO2↑+SO3↑,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乙、丙、丁中的试

剂是足量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9

A. 乙、丙、丁中依次盛装的试剂可以是BaCl2溶液、品红溶液、NaOH溶液 B. 实验开始时,先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 C. 若丙中盛装的是酸性KMnO4溶液检验SO2气体时,则SO2表现出还原性

D. 为了检验甲中残留固体中含有Fe3+,取少量固体加入稀硝酸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装置为硫酸亚铁分解的发生装置,分解后得到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利用乙、丙装置检验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用丁装置吸收尾气;

【详解】A. 乙、丙、丁中依次盛装的试剂是BaCl2溶液、品红溶液、NaOH溶液,用BaCl2溶液检验SO3,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故A项正确;

B.先通N2,排除装置中空气,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防止Fe2+被氧化,故B项正确; C.酸性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则SO2表现出还原性,故C项正确;

D.稀硝酸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无法证明残留固体中是否含有三价铁离子,应改为稀硫酸,故D项错误; 综上,本题选D。

15.关于下列各装置图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电源正极,电解质溶液可为CuSO4溶液 B. 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装置②中阳极气体产物时,试纸变为蓝色

10

C. 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该保护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装置④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Fe电极附近溶液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不会产生蓝色沉淀 【答案】C 【解析】 【分析】

A.结合精炼铜的原理进行分析;

B.阳极产生氯气,遇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C.图为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

D.该装置中铁做正极,溶液中不存在亚铁离子,取Fe电极附近溶液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不会产生蓝色沉淀; 【详解】A.用装置①精炼铜,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a极为电源正极,电解质溶液可为CuSO4溶液,故A项正确;

B.装置②中氯离子在阳极放电生成氯气,遇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故B项正确; C.钢闸门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图为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故C项错误;

D.锌、铁形成的原电池中,锌做负极,铁做正极,溶液中不存在亚铁离子,取Fe电极附近溶液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不会产生蓝色沉淀,故D项正确; 综上,本题选C。

16.室温下,H2R及其钠盐的混合溶液中,H2R、HR-、R2-分别在三者中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由图可知:H2R的pKa1=1.3(已知:pKa= -lgKa) B. 在pH=4.3的溶液中:3c(R2-) > c(Na+)

C. 0.2mol/L H2R溶液与0.3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pH=4.3

c(R2-)?c(H2R)D. 在pH=3的溶液中存在 =10-3 2-c(HR)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A.先计算Ka1,再计算pKa1; B.结合溶液中电荷守恒进行分析; C.结合溶液中离子种类进行分析;;

D.求出Ka1、Ka2,c(R2﹣)·c(H2R)/ c2(HR﹣)= Ka2·1/Ka1,据此分析;

c(H+)/c(H2R),当pH=1.3时c(HR﹣)=c(H2R),即Ka1=10-1.3,则pKa1=1.3,故A【详解】A.Ka1=c(HR)·

项正确;

B.在pH=4.3的溶液中,c(R2﹣)=c(HR﹣),溶液中电荷守恒为:

2-++﹣

2c(R2﹣)+c(HR﹣)+c(OH﹣)=c(Na+)+c(H+),所以3c(R)=c(Na)+c(H)﹣c(OH),溶2-+

液呈酸性,即3c(R) > c(Na),故B项正确;

C.0.2mol/L H2R溶液与0.3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0.15mol/L Na2R和0.05mol/L NaHR混合溶

2﹣﹣

液,此时c(R)>c(HR),则pH>4.3,故C项错误;

D.根据pH=1.3时离子浓度求出Ka1=c(HR﹣)·c(H+)/c(H2R)=10-1.3,根据pH=4.3时离子浓度求出Ka2=c(R2﹣)·c(H+)/c(HR﹣)=10-4.3,Ka2·1/Ka1= c(R2﹣)·c(H2R)/ c2(HR﹣)=10-3,故D项正确; 综上,本题选C。

c(H+)/c(H2R),Ka2=c(R2﹣)·c(H+)/c(HR﹣),由图像可知,【点睛】本题涉及到Ka1和Ka2的计算。Ka1=c(HR)·﹣2﹣﹣

当pH=1.3时c(HR)=c(H2R),当pH=4.3的溶液时,c(R)=c(HR),这两点是本题的突破口。

17.25℃时,四种溶液的pH如下: pH 溶液

(1)③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H+)水·c(OH-)水=______________(mol/L)2。

(2)②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后,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②和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______c(CH3COO-)(填“>”、“<”或“=”)。

① 3 盐酸 ② 3 醋酸 ③ 11 NaOH溶液 ④ 11 氨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