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考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分子生物学(考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ac1f6e65ce0508773213ab

现为与构成核糖体大亚基的5 S rRNA结合,稳定蛋白质翻译装置。 22.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 ①碱基顶部基因裸露在DNA大沟内

②蛋白质因子与DNA 的特异结合依赖于氨基酸与DNA 间的氢键的形成 ③蛋白质因子沿大沟与DNA形成专一性结合的几率与多样性高于沿小沟的结合。 ④大沟的空间更有利于与蛋白质的结合 23.四股螺旋DNA的功能? ①稳定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 ②保证DNA末端准确复制 ③与DNA分子的组装有关

④与染色体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关。 ⑤G-quadruplex阻止端粒酶对端粒DNA的延伸

24.一般生物细胞内存在负超螺旋还是正超螺旋?存在的超螺旋密度是多少? 负超螺旋,5%的密度 25.解释基因概念多样性?

指基因存在C值矛盾,重叠基因、重复基因、间隔基因、跳跃基因、假基因等多种不同的存在形式。这些基因不同的表达维持了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并使机体发挥正常功能。 实验:

*1、DNA复制引物的证明实验:利福平对噬菌体M13复制型的形成影响实验(利福平是RNA聚合酶的抑制剂),回顾实验内容,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①M13复制型的形成需要RNA聚合酶发动合成一小段RNA分子作为引物

②在复制发动后,RNA引物已经形成,利福平对复制的抑制无效。 2.互补实验:说明四种情况分别是野生型还是突变型,并解释。 答:一是野生型,二是突变型,三是野生型,四是野生型

一能编码翻译出具有正常功能的A、B蛋白,是野生型;二中两条染色体的A基因都发生突变,不能产生具有功能的A蛋白,所以是突变型;三中有一条染色体没有突变,仍能翻译出具有功能的A、B蛋白,所以是野生型;四中上面一条染色体能编码正常的B蛋白,下面一条染色体能编码正常的A蛋

白,A、B蛋白都能行使正常功能,所以是野生型。

如果两个隐性突变发生在同一个基因内的两个不同位点上,在反式状态下只能产生突变的表现型,顺式状态下表现为野生型。

若两个突变分别发生在两个相邻的基因内,在反式状态下表现为野生型,顺式状态下也表现为野生型。

3、脉冲标记、脉冲跟踪实验,回顾怎么做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脉冲标记:一次性加入示踪物,然后在一定时间内检查示踪物的分布情况。说明了在不同标记时间,被-T标记的新合成的DNA片段几乎都为10~20s,即均为1000~2000核苷酸大小。

②脉冲跟踪:将生物置于某种成分的被标记成分环境中短暂生存然后转到不标记的环境中,检测示踪物的变化。发现小片段被连接成70~120s的大片段。 这两个实验说明了DNA的复制是半不连续的。 4.真核与原核生物核糖体的组成比较。 答:

核糖体 小亚基 rRNA 蛋白质 大亚基 rRNA 原核 70S 30S 16S 21种 50S 23S 5S 真核 80S 40S 18S 33种 60S 28S 5.8S 5S 蛋白质 34种 50种 *5、密码子简并性,及其机理?(PPT p48)

答: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同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简并。 机理:a 同工受体; b 摇摆假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