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完)钢筋混凝土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20121126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整理完)钢筋混凝土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20121126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89aba65a8102d277a22f81

时,是根据是否满足的条件?e0?0.3h0的条件来差别大小偏心,当?e0?0.3h0时,为大偏心、否则为小偏心受压构件。

9.偏心受压构件在什么情况下可采用对称配筋?对称配筋时有什么优缺点?

当受压构件中砼的相对受压区高度过大,发生超筋(即相对受压区高度大于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构件截面尺寸受到限制,并且受压筋与受拉筋计算面积相差不大时,须对称配筋。

对称配筋的优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缺点是钢筋浪费,经济不合理。 10. 为什么偏心受压构件要进行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校核?

当轴向压力设计值N较大且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长细比l0/b较大时,则截面的受压承载力有可能由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轴心受压控制。因此,偏心受压构件除应计算弯矩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外,尚应按轴心受压构件难处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此时,可不考虑弯矩作用,但应考虑纵向弯曲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小偏压构件需进行难处,对于对称配筋的大偏心受压构件,当长细比l0/b≤24时,可不进行验算。

第六章答案 一、填空 1.轴心 偏心 2.压区 裂通 大 3.压区 裂通 小 4.外 间 5.焊接 支座 6.增加 降低

7.增大 减小 降低 8.减去 0.2N 二、选择

1.B 2.C 3.A 4.B 5.D 6.C 7.B 8.A 9. 10. 三、问答

1. 试说明为什么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区分只与轴向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而与配筋率无关?

大小偏心受拉构件构件的区分,与偏心受压构件不同,它是以到达正截面承载力极限状态时截面上是否存在有受压区来划分的。当轴拉力N作用于与之间时,拉区混凝土开裂后,拉力由纵向钢筋负担,而

位于N的外侧。由力的平衡可知,界面上将不可能再存在有受压区,纵向钢筋必然受拉,因此只要

N作用在与之间,与偏心距大小及配筋率无关,均为全截面受拉的小偏心受拉构件。当拉力N作用于

间距之外,部分截面受拉,部分受压。拉区混凝土开裂后,由平衡关系可知,与的配筋率无关,截

面必须保留有受压区,受压,为大偏心受拉构件。

2.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轴心受拉构件有哪些?常见的偏心受拉构件有哪些?

常见的轴心受拉构件有满水的水管壁或圆形贮水器筒壁,屋架的受拉弦杆、腹杆及拱的拉杆,当自重和节点位移引起的弯矩很小时,可近似按轴心受拉构件计算,现实中理想的轴心受拉构件是不存在的。矩形水池的池壁、调压井的侧壁、工业厂房双劝柱的肋杆等常作为偏心受拉构件计算。

3. 何谓大偏心受拉构件?大、小受拉构件的界限是如何划分的?

大偏心受拉构件是指构件破坏时,受拉一侧钢筋屈服,受压一侧砼被压碎而破坏。破坏特征与大偏心受压构件类似。

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界限是根据轴向接力N的作用点在纵向钢筋之外还是在纵向钢筋之间来差别的。 4. 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拉构件,在轴向拉力作用下,截面开裂之前,截面上是否有时可能有受压区存在?如果有可能,开裂之后,原来存在的压区是否还会存在?

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拉构件,在轴向拉力作用下,截面开裂之前,截面上有可能存在受压区。但在开裂之后,截面会很快裂通,不再存在受压区,否则截面受力得不到平衡。

5. 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拉构件的破坏特征与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是否相似?为什么?

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拉构件的破坏特征与双筋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相似,其破坏时的特征均是截面受拉一侧的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受压砼被压碎而破坏。

6. 剪力作用的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如何考虑拉力对受剪承载力影响的?

砼在拉力和剪力的复合应力作用下,会使砼的抗剪强度降低。此外,轴向拉力的存在增加了裂缝的开展宽度,使剪压区面积减小,因而降低了砼的受剪承载力。

在计算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承载力时,是在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减去由于轴向接力N引起的砼受剪承载力的降低值得到的。根据实验资料,从偏于安全角度,偏心受拉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降低值取为0.2N。

7.受拉构件的破坏形态是否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是否与钢筋用量的多少有关?

受拉构件的破坏形态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偏心距越大构件破坏越严重。多筋或少筋均会使偏心受拉构件破坏,但破坏特征有所不同。

第七章答案 一、填空

1.箍筋 纵向钢筋 显著提高 2.配筋量

3.纵筋 箍筋 部分超筋 4.纵筋 箍筋 完全超筋 5. 0.7

6.扭转 抗扭刚度 7.抗压强度 截面尺寸 8. 0.2% 0.15% 9.分别 叠加 10.混凝土 降低 二、选择

1.A 2.C 3.A 4.C 5.B 6.C 7.B 8.B 9.C 10.D 三、问答题 1.

必须同时配置。它们对构件开裂扭矩几乎没有影响,但对构件受扭承载力有重要影响,合理配置的抗扭纵筋与箍筋能大幅度提高构件的受扭承载力。 2.

有四类:

1)少筋破坏:抗扭钢筋配置过少,混凝土一旦受拉开裂,钢筋即屈服甚至拉断,构件脆性破坏}设计必须防止。

2)适筋破坏:两种钢筋(纵筋和箍筋)配置适量且比例适当,当破坏时两种钢筋均达到屈服强度,构件变形加大;最后混凝土被压坏,构件产生延性破坏。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以该种破坏为依据。

3)超筋破坏:配筋过量,破坏时钢筋未屈服,混凝土被压坏,构件突然破坏,为脆性破坏,设计不容许。

4)部分超筋破坏:两种钢筋(纵筋与箍筋)配置比例不当,破坏耐有一种钢筋屈服,另一种钢筋未屈服,随后构件因混凝土被压坏而破坏。构件破坏时有一定延性,但部分钢筋未充分利用,设计时最好避免。 3.

两者的配筋强度比应在0.6和1.7之间,同时需满足最小配筋率和截面尺寸的要求。 4.

为抗扭纵筋与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计算公式为

合理取值范围是:0.6≤≤1.7。合理的含义是破坏时抗扭纵筋和抗扭箍筋都能达到 屈服强度。 5.

的物理意义就是考虑剪扭共同作用时因为剪力的存在而使混凝土受扭承载力减小的折减系数。它的取值范围是0.5≤≤1.0,由教材中式子算出值,如计算值小于0.5,取0.5;如大于1.0取1.0。 6.

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承载力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混凝土的受扭承载力,另一部分为抗扭钢筋的受扭承载力 ,只影响,而不变。假定则7.

要避免超筋破坏需满足下列关系

KT≤0.25

0.8+=94kN·m,而不是80kN·m。

30kN·m,=70kN·m,如

0.8,

如不满足,则增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要避免部分超筋破坏,则需使配筋强度比取值在0.6和1.7之间。 8.

纯扭构件的箍筋不应采用四肢箍筋,因为抗扭箍筋必须沿截面周边布置才起作用,内部两肢箍筋不起抗扭作用。 9.

先把T形和Ⅰ形截面在保证腹板完整性的条件下分成若干独立的小矩形,计算各部分的

,再按

分配扭矩T,每部分所承担扭矩为

,总的

。然后再分别独立进行各小块矩形

截面所需抗扭钢筋计算。

10.在纯扭构件中,什么是部分超筋破坏?什么是完全超筋破坏?

部分超筋是指受扭构件在破坏时,一种抗扭钢筋(纵筋或箍筋)屈服,另一种钢筋(箍筋或纵筋)不

屈服,这种情况在设计也应避免。解决的方法是选择合理的配筋强度比ζ。

完全超筋是指受扭构件在破坏时,抗扭钢筋(纵筋和箍筋)配置过量,砼先被压碎,钢筋达不到屈服强度,属于脆性破坏,和超筋梁类似。设计时就避免这种情况,解决方法是校核构件截面的尺寸不能过小及砼强度不能过低。

第八章答案 一、填空 1. 1~2 2.

标准 设计 3.

轴心受拉 小偏心受拉 4.

极限拉应变 裂缝 5.

外力荷载 非荷载因素 6. 0.55 7. 0.55 8.

密实性 抗渗性 9.

碳化 锈蚀 10. 碳化 二、选择

1.D 2.B 3.B 4.A 5.C 6.E 7. B 8.C 9.B 10.D 三、问答

1.当截面尺寸过大,按承载力计算得出的受拉钢筋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时,配筋量由最小配筋率确定,不再由承载力控制;当按承载力计算得出的配筋量不能满足裂缝宽度验算的要求,必须增加配筋量以降低钢筋应力满足裂缝宽度要求,配筋量也不再由承载力控制。

2.在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时,构件的抗裂能力主要与构件总的换算截面面积

有关,

,所

以出现裂缝的先后顺序为:A→B→C→D;

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与混凝土无关,如钢筋强度不变,只取决于钢筋的用量,所以最终破坏的先后顺序为:A、C、B、D。 3.塑性系数

是受弯构件即将开裂前将受拉区的实际应力图形折算为直线分布的应力图形时,受拉边缘应

力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比值。它反映了混凝土在开裂前受拉区的塑性性质。

主要与截面形状有关,也与截面高度h的大小有关。

4.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承载能力”与“正常使用”是两个不同的极限状态,它们所要求的可靠度水

平是不一样的,前者是用设计值进行计算,后者则用标准值。不同的极限状态,计算时所取的应力图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