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六年级古诗(含词语注释及诗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苏教版小学一年级-六年级古诗(含词语注释及诗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7272e37375a417876f8f16

注释:①闻:听见;看见,听说。②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③“剑外”句:这几个字里面便包含着眼泪。人是远在剑南,消息是来得这样出人意外,而这消息又正是有关整个国家的大喜事,哪能不惊喜掉泪?称剑南为剑外,犹称湖南为湖外,岭南为岭外,乃唐人习惯语。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也做剑南。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判军的根据地。④“初闻”句:这是痛定思痛、喜极而悲的眼泪。涕:眼泪。⑤“却看”句:这句应结合杜甫一家的经历来理解。杜甫和他的妻子都是死里逃生吃够了苦的,现在看见妻子无恙(时已迎家来),故有“愁何在”的快感。按白居易《人峡次巴东》诗云:“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去此同。”又《自咏老身示诸家属》诗云,“家居虽淮落,眷属幸团圆。”白未经大丧乱,尚且如此,杜甫这时的快感,就更是人情之常了。却看:再看,还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⑥漫卷:胡乱地卷起(这时还没有刻板的书)。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欣喜若狂)。⑦白日:表现时光美好。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⑧“青春”句:春日还乡,一路之上,柳暗花明,山清水秀,毫不寂寞,故曰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指明丽的春天和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作伴也作:与妻儿一同。这里的青春是人格化了的。刘希夷《出塞》诗:“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此以下三句皆预拟将来的话。⑨“即从”二句:写还乡所采取的路线。即,是即刻。峡险而狭,故曰穿,出峡水顺而易,故曰下,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人还在梓州,心已飞向家园,想见杜甫那时的喜悦。杜甫自注:“余有田园在东京(洛阳)。”——浦注:“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涂俱写情。生平第一首快诗也,”——按《太平御览》卷六五引《三巴记》云:“阎、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人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阆、白二水,即嘉陵江上游,杜诗巴峡,盖指此。若长江中巴东三峡之巴峡,乃在巫峡之东,杜时在梓州,不得云“从巴峡穿巫峡”,注解多误。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⑩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诗意: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让我非常惊喜,眼泪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对祖国深深地爱恋之情。

注释:1、示儿:告诉儿子。2、元知:本来就知道。3、万事空:万事皆空。4、但:只。5、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的是中国。6、同:统一。7、王师:指南宋的军队。8、北定:把北方平定。9、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10、乃:你 ;你的。11、无忘:

不要忘记。12、翁:父亲。13、北定中原日: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日子。

诗意: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

是我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的时候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大风歌 两汉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是汉高祖刘邦创作的一首诗歌,是他平黥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的这首歌。这首诗前两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全诗充满着一种王霸之气,最后一句却也抒发了作者内心表现出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浓郁的担心,惆怅。

注释:①刘邦平英布(英布,?—公元前196年,秦末汉初名将。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汉朝人称这篇歌辞为《三侯之章》,后人题为《大风歌》(始于《艺文类聚》)。②威:威力;威武。加:凌驾。③“海内”,四海之内,就是“天下”的意思。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④ “兮”表示语气的词,类似现在的“啊”。⑤安得:怎样得到。⑥大风歌: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经故乡(沛县)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酒酣,刘邦击筑(一种打击乐器)高歌,唱了这首《大风歌》。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

诗意: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我威武平天下,荣归故乡。怎样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注释:1、示:训示、指示。2、子聿(yù ):陆游的小儿子。3、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4、遗:保留,保存5、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6、少壮:青少年时代。7、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8、始:才。 9、 纸:书本。10、终:到底,毕竟。11、觉:感觉,觉得。12、浅:肤浅,浅薄。13、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14、行:实践。15、躬(gōng)行:亲身实践。

诗意: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在少年时开始努力,到老了才会有收获。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永远是肤浅的,要想真正理解书中的道理,必须亲自实践。

观书有感(其一)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注释: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飞花,肯向春风定。”②鉴:镜子。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③“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徘徊:来回移动。④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⑤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的清澈。如许:如此,这样。⑥为:因为。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的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诗意:半亩方塘像镜子一样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全被它反映出来。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观书有感(其二) 宋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注释:①“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羽毛一般轻盈。②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③中流:江心。引(那通 哪) 。

诗意: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六年级下册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