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a64adc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3

浙江省衢州市2019年中考

语文试卷

一、语文生活(13分)

1.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妈妈和文文在江边散步。

文文:瞧,我们的城市多美呀! 妈妈:(笑)那你就背两句应景的诗吧。

文文:我想到了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_。”

妈妈:要是站在那叶小舟上,眼前的景象会让你想起什么诗句呢? 文文:王湾的“________,________。” 妈妈:看来诗歌没有白背哦!

(指着草地里的标语牌)这标语怎么只剩一半了呢?“一花一草一木”三个“一”字连用倒也雅致。你试试用三个“且”字对下半句,提醒人们文明赏花。

文文:“且________且________且________”? 妈妈:(微笑,点头)不错,很押韵。 两人:走到古城墙遗址边。

文文:咦,这儿是“攀跃”,上次在车站看到的是“翻越”,到底哪个“yuè”字正确?

妈妈:两处标语都是提醒人们不要跨过阻拦物,你用“跃”和“越”组词不就能区别了吗? 文文:(恍然大悟)我知道了,应该“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妈妈:(手机响,拿出看)你同学小涵的妈妈在家长群里发了条微信。 文文:(嘀咕)又晒娃!

妈妈(念):“周日录了一所名校,今天又收到另一所名校的补录,虽然一波三折,过程煎熬,但普娃进了牛校,诚惶诚恐,只有继续努力,才不会被碾成渣……” 文文(吸嘴):妈,你给我念这个,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________? 妈妈:怎么会?妈妈也不喜欢她这种________的口气。 文文:那你也可以晒娃呀,你发张咱俩的合影呗。 妈妈:好!(合影。发送微信。) 我再发一句话应对她:“________。”

【答案】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看;爱;护;攀跃;攀越(或者把“跃”改为“越”);觉得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炫耀;这是我家的牛娃。(再如“普娃普妈的普通生活。”“日常人生的小确幸。”) 【考点】理解型默写,对话题,诗歌对联,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1)(2)两空,根据白居易诗歌《钱塘湖春行》、江边美景的要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均可以描述周边景色。

(3)(4)站在江上小舟,眼前景色会联想的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诗句: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6)(7)结合对联字数、词性、结构、内容的要求,按照保护花草的主题,对出下联:且看,且爱,且护。

(8)(9)注意准确理解词义和语境的要求,“ 不要跨过阻拦物 ”不是跳跃和跳过,应该是“越过、跨过”,所以把“跃”改为“越”。

(9)至(12),结合网络语,仔细体会人物说话的重点,准确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1) 几处早莺争暖树 ;(2) 谁家新燕啄春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 客路青山外 ;(4)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 看 ;(6) 爱 ;(7) 护 ;(8) 攀跃 ;(9) 攀越(或者把“跃”改为“越”) ;(10) 觉得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11) 炫耀 ;(12) 这是我家的牛娃。(再如“普娃普妈的普通生活。”“日常人生的小确幸。”)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默写、对联、词语、网络连接等知识和运用的情况。答题时应注意,结合平时所学的诗歌和其他知识,按照不同的语境和要求,仔细分析作答。 二、阅读天地(52分)

2.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分析其讽刺意义。 A.方鸿渐(《围城》) B.林之洋(《镜花缘》)

C.周进(《儒林外史》) D.别里科夫(《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答案】 示例1:方鸿渐。他是旧中国一个精神无处安放的读书人,他有读书人清高的一面,却买了张假文凭,当了“洋博士”,“荣归故里”,自欺欺人。作者用揶揄的笔调,讽刺了方鸿渐的虚荣。这个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爱慕虚荣、思想空虚的伪知识分子的代表。 示例2:林之洋。他在女儿国被迫入宫,缠足、穿耳洞,受尽折磨。作者借林之洋的遭遇,用悲喜杂揉的手法讽刺男性审美标准对女性的野蛮压迫,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男权思想,表达了对女性的尊重与同情。

示例3:周进。他六十多岁依然是个童生,受尽嘲弄和冷遇,仍执着科举。是一个备受压抑,苦苦挣扎的老书生形象。周进在贡院里又哭又笑,丑态百出。作者借这个人物讽刺汲汲于富贵者,批判了科举制度。

示例4:别里科夫。他永远把自己藏在套子里,包得严严实实,他害怕一切新生事物和自由思想,只有对政府的告示禁令分外敏感,坚决维护。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胆小怕事、保守顽固的形象,对现实社会的保守势力进行了讽刺与批判。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艺术特色

【解析】【分析】A方鸿渐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小说《围城》的主人公,性格特征是:既善良又迂执,既正直又软弱,既不谙世事又玩世不恭。方鸿渐的思想性格,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他的遭遇,也正是爱慕虚荣、思想空虚的伪知识分子的代表 。 B林之洋:善良而多风趣的小商人形象。虽为商人,却从不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他待人诚恳、朴实,很重情义。林之洋非常直率,因他的滑稽幽默,感到此人十分可爱。

C周进:《儒林外史》的重要人物。作品将其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D别里科夫;是契诃夫小说《套中人》(又名《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要角色,沙皇俄国时期社会中层的一个小人物。他胆小怕事,却又爱管闲事,为人保守顽固,对社会变革极度恐惧,总是穿着一身大衣将全身包裹起来,所以被称为“套中人”。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乱子来”。

故答案为: 示例1:方鸿渐。他是旧中国一个精神无处安放的读书人,他有读书人清高的一面,却买了张假文凭,当了“洋博士”,“荣归故里”,自欺欺人。作者用揶揄的笔调,讽刺了方鸿渐的虚荣。这个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爱慕虚荣、思想空虚的伪知识分子的代表。 示例2:林之洋。他在女儿国被迫入宫,缠足、穿耳洞,受尽折磨。作者借林之洋的遭遇,用悲喜杂揉的手法讽刺男性审美标准对女性的野蛮压迫,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男权思想,表达了对女性的尊重与同情。

示例3:周进。他六十多岁依然是个童生,受尽嘲弄和冷遇,仍执着科举。是一个备受压抑,苦苦挣扎的老书生形象。周进在贡院里又哭又笑,丑态百出。作者借这个人物讽刺汲汲于富贵者,批判了科举制度。

示例4:别里科夫。他永远把自己藏在套子里,包得严严实实,他害怕一切新生事物和自由思想,只有对政府的告示禁令分外敏感,坚决维护。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胆小怕事、保守顽固的形象,对现实社会的保守势力进行了讽刺与批判。

【点评】本题考查结合人物形象赏析名著的讽刺艺术特点。答题时应注意,对小说人物做的事,对主要故事情节要熟悉。分析人物形象和讽刺手法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3.巧妙的构思让情节引人入胜,从下列名著中选一部,结合故事分析作者的构思技巧。 A.《西游记》 B.《水浒传》 C.《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D.《基地》 【答案】 示例1:《西游记》。作者构思的巧妙在于:①采用伏笔,增强故事的可读性。孙悟空借芭蕉扇被拒与孙悟空之前降服红孩儿有关。②设置悬念,如唐僧在黄风岭被妖怪抓住即将被煮,命悬一线,另一边孙悟空正与黄风怪恶斗,孙悟空能否及时赶到令读者揪心。③叙事的节奏快慢交替,重要的情节细细描述,无关紧要的内容一笔带过,贴合读者的阅读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