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系统报纸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共产党系统报纸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c236e80c22590102029deb

《前哨报》是中共闽南地委于民国37年(1948年)11月27日创办(一说复刊)的,报社设在云霄县乌山水晶坪村的一个山洞里,以刊登新华社电讯为主。1949年春,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地委决定由宣传部副部长高明轩兼任前哨报社长。报纸除刊发新华社消息外,加登地方消息。解放军百万雄师过长江,解放南京、上海时,都出了号外。

《前哨报》开始每周一期,两版。初印几十份,后增加到四五百份,由交通员传送到部队及革命基点村供干部阅读及张贴。1949年初,发行范围扩大到闽南各县及部队所开辟的闽中地区,也传到国民党统治区。北平和平解放第2天,《前哨报》即作了报道。国民党一些官员看了还半信半疑。后来厦门《江声报》也含蓄地报道“北平丢失”,这些官员才相信,说“想不到共产党消息那么快”。

1949年9月19日,前哨报社10多人随中共闽南地委机关,离开最后一个基地——南靖、平和交界处的大岭脚后山,行军到漳州,接管国民党的《闽南新报》,出版《漳州电讯》,《前哨报》即停刊。 53.汀 潮

《汀潮》报是中共闽西地委机关报,民国37年(1948年)12月1日创刊。第1期《我们的话——代献词》中说,该报“是为了适应全国形势的发展和需要而诞生的。内容为??时事报道和分析,战术和战略的研究,工作的经验和方法,解放军战斗新闻,群众生活的反映等”。

在近9个月中,报纸着重报道全国和闽西南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有“时事半月”、“一月战况”、“一旬战况”、“半月潮音”等栏目。配合形势宣传,报纸发表一系列社论或专述,如《打倒卖国贼 建立新中国》、《继续进军 彻底消灭敌人》、《向闽南进军》。报纸不断揭露敌人的阴谋,提高人民群众的警惕。1949年3月1日,为揭露反动派在闽西抓丁,《汀潮》报出《反“抓丁”保乡保命特刊》,同时发表文章《掀起“反抓丁”运动》和《彻底粉碎反动派的“抓丁”阴谋》,教育和指导群众起来斗争。报纸还介绍工作经验,宣传关心群众生活。

《汀潮》报社长为卓立,后为余彬负责。社址在中共闽西地委所在地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初创阶段,没有电台,解放战争消息转载自其他报纸。1949年5月,闽粤赣区党委调来电台和人员。同年8月,闽西全境临近解放,《汀潮》于8月22日终刊。9月1日龙岩解放,该报人员奉命接管国民党的《闽西日报》,创办中共龙岩地委机关报《新闽西报》。 54.边区战报

《边区战报》由中共连(江)罗(源)宁(德)边区工委主办,民国38年(1949年)1月15日在罗源县创刊。消息来源主要是收录、收听陕北和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纪录新闻和口头广播,转载福州《大众报》的消息。首期报纸刊登新华社1949年元旦社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摘要和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的消息。以后,陆续报道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文件。报纸也登载自己编写的文章,如《三七分租对谁有利?》等。报纸负责人是游凯,主编叶世水。为了躲避敌人搜查,报纸曾三易出版地址。当年6月,边区党的主要力量为迎接大军南下忙于武装斗争,而且溃退的蒋军一度盘踞罗源县城,收听新华广播电台广播困难,消息来源中断,《边区战报》出到第6期停刊。 55.人民报

《人民报》系中共福州市委于民国38年(1949年)2月19日创办,8开2版,油印,每星期三、六出版。报纸内容以解放战争的胜利捷报、解放区的变化和新人新貌及时事评论为主。消息来源是秘密收录新华社广播稿和选载香港《华商报》新闻。

报纸出版经费由党组织自筹。报社“不收报资,但自愿捐赠本报的人民通讯员、人民记者可以接受。同时给予收据,并在报上公布”。所以,报上常登“一群中学教员节衣捐款本报”之类的报道。报社规定:“每一收到本报的同志,就成为人民报的通讯员和战斗发行员。在群众需要和群众安全的周密考虑下,负责地推广本报”,“人民报的通讯员和人民报记者有搜集材料,供给稿件,反映各阶层群众要求,负责答复群众问题的义务,同时将其中普遍性和本质性的问题和意见,迅速送达编辑部发表,使人民报成为人民自己的报纸。”

《人民报》由中共福州市委委员庄弃疾负责筹办。参与编印的有8位同志,具体负责人为庄思明。1949年3月23日终刊,共出10期。

56.大众报

《大众报》是中共闽粤赣边区区委机关报,创刊于民国38年(1949年)3月29日。发刊词说:《大众报》是边区人民的报纸。它的言论以华南人民武装行动纲领及边纵成立宣言为准绳,以团结边区一切可能团结的社会力量,动员全边区人民支援战争,表扬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与人民英雄的英勇事迹,传播边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活动和经验,报道蒋管区人民受摧残受迫害的痛苦,揭发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阴谋,纪录反动派残害人民的血债为本报的任务。创刊号上同时刊登《大众报》建立通讯网的规定和要求。

报纸初为油印4开4版,每逢星期六出版。4月2日第二期刊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闭幕消息。接着几期不断报道全国和闽粤赣境内解放战争的捷报,报道各地游击队积极开展歼敌活动,并发表《用战斗行动迎接南下大军》等社论文章。报社电台每天抄收新华社消息5000~7000字,参考消息800~1200字。 5月下旬,闽粤赣边区所辖梅县等相继和平解放,区党委和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由大埔角迁至梅县。《大众报》和已经接管国民党梅县《中山日报》的梅州《人民报》合并。7月1日,出版新的第0001号《大众报》,刊登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改用铅印。《改版的话》说:“人民的报纸,是服务于人民的,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要反映斗争,指导斗争”。

7月4日,南逃的国民党胡琏兵团由赣入粤。《大众报》社人员随区党委机关撤出梅县,继续到大埔县山区出版油印报,揭露敌军罪行,报道解放战争的胜利消息和各方面的工作。福州和闽西全境解放时,《大众报》都出了号外。

9月,江西、福建、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相继解放,各省都成立新的省委。闽粤赣边区党委奉命撤销。《大众报》于9月13日终刊。 57.解放报、拂晓报

《解放报》由中共福(州)马(尾)工委主办。民国38年(1949年)1月创刊,6月5日改名《拂晓报》。至福州解放前夕,共出19期。初期为8开2版,后为4开4版。

报纸由工委书记林元照领导,林道周主编。报纸主要报道解放战争的胜利消息,宣传党对新区知识分子、工商业者、华侨等的政策,介绍建立新中国的进程,揭露帝国主义的阴谋。稿件多为抄收新华社广播和转载香港《华商报》消息,也刊登地方党组织、游击队的文件、布告等。7月1日,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发表,7月3日出版的《拂晓报》第9期在第一版刊出。这张报纸贴到国民党福建省政府、福州市政府大门对面墙上,引起敌人震动和恐慌。报纸设副刊,登载解放战争中的动人故事和歌曲,还辟有“群众论坛”、“经济建设”等栏目。

中共福马工委还以拂晓社的名义,编印过多种小册子,如《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毛泽东思想基础》及斯诺的《红星照耀着中国》(即《西行漫记》)等。 58.战斗报(闽西南)

《战斗报》是闽粤赣边纵队闽西南联合司令部政治部于民国38年(1949年)7月10日创刊的8开小报。报头下注明“旬刊,逢十出版,闽西南联政宣·战斗报社主编”。创刊号头题“扫荡闽南初试牛刀”(肩题)“打垮伪保三团主力”(主题)“缴获轻机枪等战利品,毙伤匪十余”(副题)。版面中部报道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以高度的兴奋和热情,欢迎毛泽东主席出席并听取周恩来副主席的报告”,标明“北平七月七日电”。该报何时终刊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