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国学智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尔雅国学智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8d93c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6

5、墨子对人们的分工是:能谈辨者谈辨,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

6、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佛商

7、“天志”、“明鬼”理念的作用是对帝王、达官贵人的(监督权)。 8、墨家的思想中与“天志”对应的是什么?明鬼

9、节葬是并不是不能用生者的钱来厚葬死者。——× 二

10、墨家是不相信命的,而儒家相信。——√

1、“礼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个人身上,“法制”是把天下系于一套制度。—√ 2、礼是用于维持(王室)内部秩序。

3、不属于商鞅治国的三套理念的是(人道)。 4、“帝道治国”是以仁政为主,刑政为辅。——√ 5、兵刑合一是实行霸道的第一步。—— √

6、我们说的“依法治国”是指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7、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甘谷县

8、春秋战国时期最后通过变法取得成功的是哪一个国家?秦国 9、以法制国就是“以法来管制百姓”。—— √

10、法家的法制是由国君和贵族制定制度大家来遵守。—— √ 1、《法经》的内容不包括(《宪法》)。

2、商鞅变法内容分为:正名、职分和(定一)。 3、法律的三个基本问题是:立法、(执法),普法。 4、商鞅变法重视的是商业。——×

5、正名就是把国家官员循名责实。—— √

6、不属于韩非的变法主张的是(论道德而舍刑赏)。 7、商鞅在立法时提出的原则是什么?弃古法新 8、法律假定人性是善的。——×

9、商鞅在建立法规时提出“弃古法新”。—— √

10、韩非认为“申子未尽于术;商鞅未尽于法”。—— √

11、“天命之谓性”出自?《中庸》“静而后能安”的安指的是——,心安理得。 12、明”讲的是修养过程,“明诚”说的是讲教过程。—— √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先秦各国都有诗

B、先秦时歌词是可以传下来的

C、先秦时歌词与乐谱都不能传播下来 D、诗经是汉朝以后才有的叫法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史官在古代是很多官员的统称 B、老子是出身于史官

C、“天人”不是史官的组成系统 D、古代的“卜官”也属于史官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B、《春秋》的字数比《左传》多 C、《左传》最大的影响是“行人辞令”

D、《左传》是研究历史得失,总结教训的

4.不属于孟子学说的是——。 A、性善论 B、从仁到义

C、从民主到民本 D、从内圣到外王

5.对于“经”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经是文化的根本 B、是国家的核心典籍 C、是国家的一个文化宗旨

D、今文经在延传中保持了本意

6.“心斋”讲的是——。 A、内心的虚空 B、心性无烦忧 C、没有想法

D、回到你的本性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 B、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 C、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

D、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

8.商鞅在立法时提出的原则是什么?

A、弃古法新 B、师法自然 C、道法天成 D、法正

9.春秋战国时期最后通过变法取得成功的是哪一个国家? A、卫国 B、齐国 C、晋国 D、秦国

10.《大学》放在四书的第一篇主要是因为《大学》准确概括了儒家的——。 A、意义 B、内容 C、宗旨 D、目的

11.不属于《中庸》的要求的是:—— A、博学 B、不问 C、明辨 D、笃行

12.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不正确的是——。 A、老子讲道 B、孔子讲义 C、孟子讲义 D、韩非子讲法

13.“气度”是——的问题。 A、高度 B、广度 C、宽度 D、管理

14.古时对天的看法不包括:—— A、自然之天 B、主宰之天 C、法律之天 D、道德之天

15.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是谁讲的?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16.《礼》起源于——。 A、生活 B、社会 C、家族 D、禁乱

17.法家的“势”指的是——。 A、权势 B、合情理 C、顺势 D、权威

18.早期官员的管制也是——的一种秩序。 A、礼乐 B、仪礼 C、礼度 D、礼

19.《周易》中的“地”指的是——。 A、大地 B、土地 C、地球 D、地域

20.“谦退是保身之法”是哪个学派的思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佛家

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史可以通古今之理

B、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的作用 C、史的作用在汉朝形成共识

D、在古代《春秋》只是鲁国才有的

22.“礼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个人身上,“法制”是把天下系于一套制度。 A、正确 B、错误

23.孟子所指的君子三乐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