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国学智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尔雅国学智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8d93c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6

1、贵族共和体制在不同时期可以叫不同的名字。√ 2、孟子所指的君子三乐不包括(金榜题名)。

3、孟子学说的“仁政王道”解释不√的是(仁政与刑政是统一的)。 4、陪臣执国命是指上级被降级。——× 5、民本就是把百姓当做根本。——√

6、古时对天的看法不包括:(法律之天) 7、“天命之谓性”出自?《中庸》

8、古代将“性”分三品:圣人、贤人、俗人。——√ 9、墨子尊天,但反对有命。——√

10、《大学》是中国的修心大法,《中庸》讲的是修心的目标。——× 1、关于“道”的说法√的是(正道和邪道都是道家的道)。 2、《中庸》中“率性而谓道”的“率”的意思是(遵循)。 3、儒家所讲的道很大程度上讲的是“正道”,意思是?道德 4、《中庸》提倡的道是儒家之道。——√ 5、慎独是指做事的时候要单独做。——×

6、关于儒家对“中庸”的“中”描述错误的是(偏离中间位置)。 7、《中庸》的“中”解释错误的是(道家认为是时中)。 8、《中庸》中认为小人中庸,君子反中庸。——× 9、儒家认为治国的人一定得是君子。——√

1、不属于《中庸》所说人做事的三个层面的是(懒惰而行之)。 2、不属于《中庸》的要求的是:(不问)

3、“诚明”讲的是修养过程,“明诚”说的是讲教过程。——√ 4、慎独自省要求人要有戒备之心,要有警惕之心。——√

5、五十而知天命,所以√对待天命的态度是听天由命。——√ 6、《周易》的“易”的意思有:变易、(不易)、简易。 7、从《尧典》开始记录的是?《尚书》 8、以下形成时间最长的是?《周易》

9、《周易》的八个基本的卦分别是:乾、坤、震、艮、坎、离、兑、巽。——√

10、《周易》是群经之首。——√

1、读《周易》要有阴阳平衡,()的视角。对立统一

2、《周易》具有培养人的含蓄万物,——的胸怀。兼容并包 3、《周易》中的“地”指的是——地域 4、《周易》就是一本占卜之书。√

5、《周易》是周文王那个时代的很多人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包括宇宙认识的一个总结。 √

6、《周易》讲的德行就是一种对人的——。勉励

7、读《周易》我们要有一种自强不息,(进德修业)的精神。 8、《周易》的最后一个卦?即济未济

9、化境就是一种变化状态,达到的一种最完美的状态。√ 10、化境就是一种在变化中达到的最完美的状态。√

1、《周易》这本书里边所体会出来的一种精神叫?秩序意识

2、读《周易》具有培养协理三才(超凡)的境界。不选广博包容 3、《周易》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

4、《周易》里边只有两个卦讲天和地。——√ 5、乾卦和坤卦是讲人和神。——×

6、“明德”指的是像日月一样的德行,给人以(光明)和温暖。 7、“新民”的“新”的意思是(革新)。

8、《大学》放在四书的第一篇主要是因为《大学》准确概括了儒家的(宗旨)。

9、大艺讲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并不包含人的修养。——× 10、小艺指的是大家所熟悉的六书。——√ 1、“英雄相惜”是讲(贤良)的人相惜。 2、“新民”的意思?改变自己

3、儒家所说的“君子”指的是能够担当——的大任。、治国利民 4、“定而后能静”的“静”指的是安心做事。——√ 5、“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就是止于至善。——√

6、一个人要想成长成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需要八个发展的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7、“安而后能虑”的“虑”指的是(思虑周详)

8、“静而后能安”的安指的是(心安理得。安定) 9、正心是讨论中国人性的一个本源。——√ 10、格物指的是明理。——√

1、《中庸》里边讲五达道的意思是怎么去调节人际关系。——√ 2、“正心”指的是每个人要正确地面对自己的——心性 3、“治国”就是管理一个(小诸侯),把他治理好。

4、儒家强调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两个方向是指?物我关系和人际关系 5、《大学》里讲端正是方向,忠正是原则。——√

6、《新君主论》讲的主要是?世界上各国政要的危机公关 7、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来讲更重要的要具备几方面的素养?3 8、不属于领导干部要具备的素养的是(奢侈)

9、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是谁讲的?老子

10、国学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所积累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

1、“气度”是(管理)的问题。

2、法家的“因性说”的“因”是(顺着)的意思。

3、中国文化中的两个用人策略:一是用人之长;二是用人(之短)。 4、儒家学说的“化性说”的意思是指法律约束。× 5、格局决定思路。——√

6、《孝经》把人分成五等人,第一等最高的是天子?√ 7、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礼 8、“疏通知远”指的是通透而(周全)。

9、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则有:仁、义、礼、法。——√ 10、儒家学说是一个守天下的学说。——√

1、“无为”就是要放权,“无不为”就是要抓住(要害)。 2、恭俭庄敬这四个字是对一个人的基本的一个素养。√ 3、“广博易良”的“易良”的意思是(能够把道理讲清楚)。 4、“敬”一方面是敬人,一方面是敬事。——√

5、道家学说讲人往低处走。——√ 6、“涵容”就是要(包容)别人。

7、“谦退是保身之法”是哪个学派的思路?道家 8、道教有五门学问:山、卜、(命)、相、医。

9、中国的管理之法是法家学说和儒家学说的结合。——√ 10、道学讲寡色欲以养肾气。——√ 1、法家的“势”指的是(权威)。

2、兵家对将领的基本要求是:仁、智、信、(勇)、严。 3、“仁智信勇严”出自?《孙子兵法》

4、不属于法家的治国策略的是(司法于民)。 5、法家的用人术:实能、专任、易制——√ 6、《礼》在唐代之前指的是(《礼仪》)。 7、《礼》在中国文化中起的是(宪章)的作用。 8、《礼》是综合(天道人情)而形成的。

9、《仪礼》、《周礼》和《礼记》合称三礼。—— √ 10、《礼》是在唐之后称为《礼记》的。——√ 1、《礼》是对先祖的(怀念)。 2、君子的最主要特征?修身养性 3、《礼》起源于(禁乱)。

4、礼与法不同之处在于礼是一种社会规则,是约定俗成的。——√ 5、《礼》有成为社会规范并维持社会秩序的教化功能。——√ 6、《仪礼》的功能和《周礼》的特点?“礼”的一个概念

7、“礼别异”、“乐合同”强调的是一个现实的——功能,政治化概念。政治 8、在早期的时候关于“礼乐关系”的表述上是几种?2

9、“礼别异”不是指人与人能够产生一定的距离感。——×

10、礼、乐在社会关系中分别代表社会中建立人际关系的两种方式。——√ 1、早期官员的管制也是(礼)的一种秩序。 2、《周礼》这本书有前代周朝的影子。√ 3、三省六部制是跟哪本书借鉴的?《周礼》 4、礼制是对礼的(规范)进行概括。 5、礼是从动机上进行约束。(√)

6、“德莫若让”指的是(谦让是最好的德行)。

7、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起主导作用的学说是什么?经学

8、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的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读书的普及

9、“动莫若敬”的“动”指的是(一举一动)。 10、九流十家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

1、“得意忘言”是彼此心里知道,不用计较于(语言)了。

2、《国语》、《左传》中引用的史官的话不是史官脱口而出的,而是什么?是代代相传总结出来名言

3、老子所说的“道”是指(宇宙的根本规律)。 4、古代的史官主要是服务谁的?王室

5、《老子》这本书是尹喜请老子在函谷关写就的。——√ 6、老子所说的“德”是指(规定性的特质)

7、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不同属性 8、“道法自然”的“自然”指的是——。自然而然的状态

9、“五德始终”指的是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每种物都有自身的德。——√ 10、道家与道教的不同之处在于道家尊重自然,不去改变自然界。——√ 1、黑格尔辩论法在古代中国被称为什么?朴素辩证法 2、退守并不是一味地退让,而是一种(策略)

3、老子所说的慈,指的是天地有仁心,对老百姓有恩惠,而老百姓体会不到。——√

4、“无为而无不为”指的是好像什么事都不做,但却把什么事都做了。——√ 5、退守大智慧不能让人心情逍遥,心性快乐。——×

6、《庄子》不是在说理,而是用大量的物象、形象、故事、(神话)等作为说理的凭据。

7、庄子把人分为神人、智人和(真人)。

8、《庄子》学说里认为,天性和人性是(冲突)的。 9、“游于逍遥”就是庄子提倡的一种很自然的思想。——√ 10、《庄子》这本书主要是围绕“道法自然”来展开的。——√ 1、“心斋”讲的是(回到你的本性)。

2、庄子讲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约束,忘掉社会中的自己,回到你的(本性)。

3、“同于大通”的“通”就是对这个社会彻底地明白了。——√ 4、经学关注的是人的群体,而子学关注的是个体。——√ 5、“心斋”不是心性逍遥的前提。——×

6、庄子认为治理天下,首先要(顺应)天下,然后才能治。 7、齐物论的理论推导是(道生万物)。

8、庄子说的“顺应天下”一方面是指顺应民心,另一方面是指顺应(传统)。 9、顺物自然是说人完全按照外在的特点来生存,而不去强求。——√

10、万物有灵说认为世上的万物都是像人一样,有他的灵气存在,有他的神灵存在。——√

1、接受并追随墨家思想的人主要是哪些人?侠客和工匠 2、庄子对墨子的评价是(好学而博)。

3、墨家思想有:尚贤、非命、(明鬼)、尚同等。

4、墨家的思想在社会稳定的时候能极大的发展,在社会松散的时候很难继续发展。×

5、墨子的主张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6、《墨子》各篇分为(上中下)三篇,内容大同小异。 7、“亲士”就是亲近能够成就(事业)的人。

8、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儒家 9、“尚同”指的并不是上下同心同德。——× 10、墨家的“大同”被儒家吸收了。——√

1、《墨子》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7 2、“义政”讲天下食者众,而耕者寡,今天下莫为(义)。

3、儒墨学说起点(相同),都是想让国家变得更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4、《墨子·法仪》篇主要讲的是法天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