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课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思修课知识点整理(完整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977a51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d

狭义的法律指什么?

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所讲的法律通常是指广义上的法律。 3. 法律的本质:

法律的本质分为阶级本质和物质本质 4. 什么是法律的阶级本质:

(1)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一致的体现。在阶级社会,法律就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个人的意志体现。法律保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所以统治阶级也必须遵守法律。

(2)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即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所体现的意志。他不是统治阶级一致的全部,统治阶级的意志还通过政策、道德等形式来体现。 5.什么是法律的物质本质:

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法律。 5. 什么是法律的特征:

(1)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2)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 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6. 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

(1)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即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

(2) 是由国家保证实施,即具有国家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肯定和保护 7. 法律发展史上相应的出现过那些法律?

先后出现过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 第二节

1. 我国现行法律:

2. 截止2014年底,我国已经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240多件、行政法规730多件、地方性法规85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00多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 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 从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 从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3.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

(2)是善于接见我国传统法律和外国法律的成果经验;

(3)是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能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改革和创新,确保立法的质量和水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1)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3)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的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4)体现了继承中国法治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5)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5.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其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2)此外,社会主义法律和其他法律一样,还有指引、预测、评价、教育、强制等重要作用。

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

7.我国立法活动的程序:

立法活动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大体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案的公布四个环节 8. 什么是法律执行:

(1) 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2)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因此有时也被称为行政执法。

第三节

1. 我国宪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1) 党的领导原则; (2) 人民主权原则; (3) 人权保障原则; (4) 法治原则; (5) 民主集中制原则 2. 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及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 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政治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党制度的基本特色,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造。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

它可以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更好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它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尽快地发展,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昌盛;它可以促进民族团结,保证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加强边疆建设和巩固国防 6.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

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7.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经济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2)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8.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所有制的地位: (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2)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所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3)全民所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决定着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10.实体法律部门是:

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11.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包括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 第四节

1.大学生应该如何帮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要正确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 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伟大实践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 (1)凝聚思想共识的法制航标; (2)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 (1)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3)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4)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