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赏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赤壁赏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8ad465ced630b1c59eeb5bd

赤壁

杜 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一支断戟深埋在泥沙里,流逝的岁月也未使它完全锈蚀。我拿起磨洗干净,认出是三国的遗物。

(2)前两句从眼前的事物写起,叙事,点题,作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3) 前两句的作用: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感慨,为下文论史抒怀做下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便利,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2)后两句议论。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若不是周瑜得东风之便,历史就会被改写。借史曲折倾吐胸中的抑郁不平与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

(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耐人寻味。(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中包含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二、主题

诗人通过一支再现的尘沙断戟展开联想,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含蓄地地倾吐了作者生不逢时的抑郁不平之情。

三、写法

1、 运用联想,以小见大。通过一只断戟展开联想,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含义深刻,发人深省。

2、 借物抒怀。作者借助一只断戟,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不仅抒写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而且巧妙地倾吐了生不逢时的抑郁之情。 四、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咏史诗。特点:借史实抒情。

五、①本诗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由“折戟”写起,引发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

②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 不同意,因为作者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英雄的成功都需要某种机遇,借此来表达诗人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展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