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1单元2、当仁不让于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1单元2、当仁不让于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833449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0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注】 ①冠雄鸡,佩豭豚: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B.亡人太子之子辄在 .C.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 .D.宽以正,可以比众 .

【解析】 B项,亡:逃亡、逃跑。 【答案】 B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

B.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

C.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

D.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

【解析】 “于是子路欲燔台”意思是“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句意完整,因此此处应停顿,排除A、B两项;“君子死而冠不免”显然不能分开,排除D项。

狱:诉讼案件 亡:死亡 造:往、到 比:使……亲近

【答案】 C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喜欢逞勇斗力,性格直率,曾经欺凌过孔子,孔子没有跟他计较,而是用礼乐诱导他。后来,子路做了孔子的学生。

B.孔子很赞赏子路判决诉讼案件的能力,认为他有仁德,可以管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的军政事务。

C.子路出任蒲邑大夫,向孔子辞别时,孔子告诫他“恭以敬”“宽以正”“恭正以静”来治理蒲邑。

D.卫出公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采邑之宰,蒉聩联合孔悝作乱。子羔劝子路离去,他没有听从,最后被蒉聩手下的人杀掉。

【解析】 B项,“认为他有仁德”的表述不正确,原文有“不知其仁”。 【答案】 B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 (2)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译文: (3)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

译文: 【答案】 (1)子路要听到什么道理,没有马上行动,只怕又听到别的道理。 (2)穿着用乱麻絮做的旧袍和穿着狐貉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 (3)子路说:“吃着人家的饭就不能回避人家的危难。”

【参考译文】

仲由,字子路,卞地人。比孔子小九岁。

子路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曾经欺凌孔子。孔子用礼乐慢慢地诱导他,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做孔子的学生。

子路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百姓做出榜样,然后才能使百姓辛勤地劳作。”子路请求进一步讲讲。孔子说:“持久不懈。”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义。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叛逆作乱,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做强盗。”

子路要听到什么道理,没有马上行动,只怕又听到别的道理。

孔子说:“只听单方面言辞就可以决断案子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过我之所用,就不适用了。”“像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用乱麻絮做的旧袍和穿着狐貉皮

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好像登上了正厅,可是还没能进入内室呢。”

季康子问道:“仲由有仁德吗?”孔子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说:“子路可以说是人臣了吗?”孔子回答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

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邑勇武之士很多,又难治理。可是,我告诉你:恭谨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清正,就可以使大家亲近;恭谨清正而社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

当初,卫灵公有位宠姬叫作南子。灵公的太子蒉聩曾得罪过她,害怕被谋杀就逃往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太子的儿子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一直留在国外,不能够回来。这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蒉聩就和孔悝一同作乱,想办法带人潜入孔悝家,就和他的党徒去袭击卫出公。出公逃往鲁国,蒉聩进宫继位,这就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还有事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回来。子羔从卫国城门出来,正好相遇,对子路说:“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为他遭受祸殃。”子路说:“吃着人家的饭就不能回避人家的危难。”子羔最终离去了。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从他的劝说。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黡到台下去攻打子路,斩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说完系好帽子就死了。

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说:“唉呀,仲由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他的死讯。所以孔子说:“自从我有了仲由,恶言恶语的话再也听不到了。”这时,子贡正为鲁国出使到了齐国。

三、语言表达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导学号:33852009】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__①__。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__②_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__③__。

【解析】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气候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既能为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所以,人类要设法改变气候,使它有利于人类。①处根据上文的“不仅”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句。②处根据上

文“但是”与下文语意,可推导出“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句。③处根据上文“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及文段意思,可推导出“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句。

【答案】 (示例)①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②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 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四、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第10则,完成11~14题。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比及三年 .B.异乎三子者之撰 .C.宗庙、会同 .D.其言不让 .

【解析】 A项,比:等到。 【答案】 A

12.下列加点的“以”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如其礼乐,以(连词,相当于“而”)俟君子 .B.毋吾以(通“已”,停止)也 .C.为国以(因为)礼 .D.加之以(把)师旅 .【解析】 C项,以:用。 【答案】 C

13.下列各句中省略内容补充及其注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可使(之,千乘之国的百姓)有勇,且知方也

B.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之,方圆五十或六十的小国)足民 C.(我,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 D.如或知尔,则(之,他们)何以哉 【解析】 D项,之:你们。 【答案】 D

1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不能体现孔子循循善诱教育风度的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D.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比:比较 撰:陈述 会:诸侯相见 让:谦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