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1单元2、当仁不让于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1单元2、当仁不让于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833449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0

二、当仁,不让于师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喟(kuì)然 .偃(yǎn) .

铿(kēnɡ)尔 .

哭之恸(tònɡ) .

瞻(zhān)之 .

一箪(dān)食 .舞雩(yú) .绥(suí)之斯来 .

莞(wǎn)尔 .

哂(shěn)之 .牖(yǒu) .

以俟(sì)君子 .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一言以为不知(“知”,通“智”,聪明,智慧) (2)道之斯行(“道”,通“导”) (3)夫子矢之曰(“矢”,通“誓”) (4)毋吾以也(“以”,通“已”,停止) (5)鼓瑟希,铿尔(“希”,通“稀”) (6)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同“暮”)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多见其不知量也(知道,了解,动词)?.(1)知?

?(智慧,名词)?君子一言以为知.?也(正确,形容词)?偃之言是.?(2)是 ?是鲁孔丘与(判断动词)?.

其何伤于日月乎(损伤,动词)?.?

乎(妨碍,动词)(3)伤?何伤 .?春之作(哀痛悲伤,动词)?伤.

??

礼乐(那,代词)(4)其?如其 .亦各言其志也(自己的,代词).??尔其毋忘乃父之志(祈使语气,一定,副词).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他,代词).

人不堪其忧(那样的,代词).

??

南阳(在,介词)(5)于?臣本布衣,躬耕于 .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被,介词)??

隐乎(是,动词)(6)为?二三子以我为 .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作为,动词).??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做,动词).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前言戏之耳 ..

古义:前面的话

今义:写在一本书或文章前面的话 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名词用作动词,筑成台阶) .(2)博我以文(使动用法,使……知识广博) .(3)闻弦歌之声(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

(4)如会同,端章甫(端,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礼服;章甫,名词用作动词,戴上礼帽) ...(5)异乎三子者之撰(动词用作名词,陈述) .(6)风乎舞雩(名词用作动词,吹风) .(7)所谓立之斯立(使动用法,使……立) .(8)噫!天丧予(使动用法,使……丧)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他人之贤者,丘陵也。(判断句) 译文:别人的才德是丘陵。 (2)仲尼,日月也。(判断句) 译文:仲尼(的才德)是太阳、月亮。 (3)仲尼岂贤于子乎?(状语后置) 译文:孔子难道比你有才德吗?

(4)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状语后置、省略句)

译文:(他)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束我。 (5)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为了,介词).为国以礼(治理,动词).

仲尼岂贤于子乎(比,介词).当仁,不让于师(对于,介词).

译文: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点。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 译文:有军队来侵凌它,饥荒接着战争到来。 (7)不吾知也!(宾语前置、省略句) 译文:(人们)不了解我啊! (8)贤哉,回也!(主谓倒装) 译文:颜回多么有才德啊! (9)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被动句)

译文:地位低的人学了道就容易(被)使唤了。 (10)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省略句)

译文:(我)可以使(百姓)有勇气,并且懂得礼义道德。 (1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省略句)

译文: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铿的一声,(曾点)放下瑟站了起来。

[整体·感知]

本课所录选文分别从弟子对孔子的态度和评价、孔子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及孔子对待弟子的态度和评价三个方面来刻画孔子形象的。既展现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表现了孔子对仁德的高度重视和执着追求。

[文脉·梳理]

[文本·层析]

1.当子贡反驳子禽的话时说道:“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请辨析子贡这句话所说的对象是指谁。

【答案】 子贡的这句话说的是陈子禽。因为子禽的劝说是说孔子不如子贡贤明,子贡的话是对子禽一种不客气地反驳,甚至可以说有点恼怒的成分。他认为子禽这样说是不明智的,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因而紧接着就有一句“言不可不慎也!”可以说是对子禽的警告之语。接下来的话语,子贡用极其夸张的言辞对孔子的高尚德操和巨大影响进行了渲染和介绍,这样,子禽的话就不攻自破难以立足了。

2.文章中关于孔子与弟子的讨论、闲谈在全篇中俯拾皆是,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文章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孔子与弟子之间的讨论和闲谈,主要体现了孔子作为一位成功教育家的重要的教育思想。教师以师生平等的心态来从事教育工作,并且以一种真诚、深厚的情感来对待学生,才能在学生中形成一个高大的形象。这样以一种日常生活的交往、言谈来体现文章的主旨,使文章显得更加丰富多彩、真实可信。

3.当孔子谈到师生如何相处时,他说:“当仁不让于师。”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人格魅力? 【答案】 孔子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在一般情况下,学生不可违背老师。但是,孔子提出,遇到“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是把实现仁德放在第一位,把“仁”作为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

4.当孔子探望伯牛时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样说是否表明孔子认为伯牛得病是他本身就是那样的命运?这表现了孔子思想的哪一方面?

【答案】 从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也是一位宿命论者,即他相信命运之说,但对命运的不公平又提出了自己的抗议,文中用反复的语句,强烈地表达出了这种感情。他认为,像伯牛这样德行优秀的人应该长命百岁,享受健康的生活,却得了将亡的疾病,即使探望,也只能“自牖执其手”,这是命运的不公平。从这些语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挚爱之情,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控诉之情。

5.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节中,“孔门弟子”各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试结合文本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