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和帷幕灌浆工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钻孔和帷幕灌浆工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8057125e2bd960590c677f4

著时,改浓一级水灰比;③当注入率大于30L/min,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3) 各灌浆段结束条件:在规定的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30分钟,可结束灌浆。

4) 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 5) 封孔:采用“机械压浆封孔法”或“压力灌浆封孔法”封孔。 ⑸ 灌浆过程中特殊情况处理

灌浆试验过程中,当遇下列特殊情况时,按相应原则进行处理。 1) 出现漏、冒浆情况的处理

灌浆过程中出现冒浆时,视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降低压力,改灌浓浆,表面封堵,限流等办法灌注,停止漏、冒浆后,又逐级提高灌浆压力。当采取以上处理措施之后,而漏、冒浆量仍然大时,在浆液中按一定比例加入水玻璃等速凝材料灌注,直至达到结束标准。 2) 与其他孔串浆的处理

a) 如果被串孔正在钻进,而串浆量又比较小时,可继续钻进,当串浆量大时,则停止钻进,提出钻具,封闭孔口,待灌浆孔灌浆结束之后,再打开孔口进行扫孔钻进。

b) 如果被串孔是待灌浆孔,串浆量小时,用清水冲洗之,以防浆液在孔内沉淀,堵塞孔内裂隙通道;当串浆量较大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两孔可同时灌浆,若无条件同时灌则应先封闭被串孔,待灌浆孔灌结束后,立即打开被串孔,进行扫孔冲洗,并尽早进行灌浆。 3) 特大耗浆量的处理

当某一段灌注水泥干料超过8T,注入率仍无明显减少时,通知监理人会同设计共同协商解决,严禁擅自中断灌浆。如果遇上洞穴,改灌砂浆或混凝土。

9

4) 灌浆中断的处理

a) 尽可能缩短中断时间,及早恢复灌浆;若估计在中断后的30min之内难以恢复灌浆时,用清水将钻孔冲洗干净;若中断时间超过30min,恢复灌浆时用开灌水灰比灌注。如果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即可采用中断前的水灰比浆液灌注;较中断前减少较多,则对钻孔进行扫孔冲洗后再灌浆,按浆液浓度变换原则逐级改变水灰比继续灌浆。

b) 如果恢复灌浆后,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小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即停止吸浆,则立即查明原因,报经监理人,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5) 失水回浓情况的处理

灌浆过程中要经常测记所灌浆液比重,若出现失水回浓,可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灌注,如果再次出现失水回浓现象,则持续灌注30min即可结束。 6) 报废孔的处理

报废孔按封孔要求进行封孔,并填写封孔记录;在距报废孔20cm的范围内重新开孔,孔号按新孔位命名;报废孔的一切原始记录与新开孔的原始记录一并整理归档。

5.5 灌浆试验效果检查

固结灌浆效果检查采用灌前、灌后测量岩体波速或静弹性模量的值进行比较,并辅以灌浆成果分析、检查孔的芯样及压水试验成果分析、灌浆试验成果分析进行综合评定。

每个部位的固结灌浆完成后,及时整理灌浆成果表报送监理人,然后根据监理人的指示,确定检查孔的位置及数量。

检查孔取芯、压水试验检查在固结灌浆结束后3~7天进行,声波测试验在固结灌浆结束14天后进行,岩体静弹性模量检测在固结灌浆结束28天后进行。

10

5.5.1 岩体波速或静弹性模量检测

波速检查测可采用超声波测井或跨孔测试,超声波测井点距为0.2m,跨孔测试采用同步测试验法,点距为0.2~0.5m,对于所测介质波速小于1400m/s时,应采用干孔超声波测井或跨孔测试,跨孔测试的钻孔平行,准确测量计算出孔间中离,采用的测试方法灌前灌后一致。

当监理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弹性模量测试时,采用钻孔弹模仪测试弹性模量,钻孔孔径根据测试探头确定,一般在60~90mm范围内,但误差在+3mm以内。 5.5.2 取芯、压水检查施工

取芯、压水试验检查施工采用XY-2PC型地质钻机配Φ75mm双管钻具钻取岩芯,钻孔孔径为Φ75mm;或者采用单管钻具钻Φ91mm孔径取岩芯。为提高岩芯采取率,每钻最大进尺限度控制在2.5m以内,一旦发现卡钻或磨损立即取出。若岩芯采取率小于80%,则减少进尺50%,直至减至50cm为止,若采取率仍很低,立即向监理人报告。

岩芯进行统一编号,填牌编录装箱,进行岩芯描述并绘制岩芯柱状图,并且每个孔的岩芯拍摄两张照片。

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压水,压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压水稳定标准:在稳定压力下,每5分钟测读一次压入流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本阶段压水试验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作为透水率的计算值。检查孔压水完成后,进行全孔灌浆,然后采用“机械压浆封孔法”封孔。 5.6 固结灌浆成果资料

在固结灌浆施工中,同步整理各种施工资料,完工后及时向监理人提供以下资料:

11

⑴ 钻孔和灌浆的各项试验成果; ⑵ 灌浆成果一览表; ⑶ 完成工程量表;

⑷ 灌浆、压水频率曲线图及累计频率曲线图; ⑸ 灌浆孔平面布置图和灌浆综合剖面图; ⑹ 声波、静弹性模量检测成果;

⑺ 检查孔岩芯实物、柱状图和摄影资料; ⑻ 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表; ⑼ 固结灌浆施工报告; ⑽ 质量检查和质量事故报告;

(11) 监理人要求提供的其它完工验收资料。

6 岩基帷幕灌浆 6.1 一般要求

⑴ 蓄水前应完成蓄水初期最低库水位以下的帷幕灌浆及其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蓄水后,帷幕灌浆应在库水位低于孔口高程时进行施工。

⑵ 同一地段的帷幕灌浆必须在先完成固结灌浆,并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帷幕灌浆。

⑶ 帷幕灌浆必须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由于本合同工程帷幕灌浆为单排孔,按照DL/T5148-200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单排帷幕孔分三个次序进行灌浆。

⑷ 先导孔可在Ⅰ序孔中选取,其间距不小于15m,或按该排孔数的10%布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