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生理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6f953e40975f46527d3e170

169.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是:C.肺泡通气量 170.血液的氧离曲线左移是:A.当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时发生 171.每分肺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E. 无效 腔气量×呼吸频率

172.气体在0.133kpa(1mmHg)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毫升数称为 C. 肺扩散容量 173. O2 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E.肺泡气 E 174.正常情况下,肺泡气PO2 发生较大变化时,组织 PO2只发生很小变化,主要因为:C.Hb具有变构效应

175.贫血患者Hb浓度降低,但一般并不出现呼吸加强,这是因为:D. 动脉血 PO2正常 176.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主要作用是: B. 在机体低氧时维持对呼吸的驱动 177.生理情况下,血液中调节呼吸的最重要因素是:A. CO2 178.基本的呼吸节律产生于B. 延髓 179.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 B. 延髓腹外侧部

180.下列缺O2对呼吸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E.轻度 缺O2时呼吸加深加快 181.呼吸调整中枢位于:C. 脑桥

182.下列关于大脑皮质对呼吸运动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在人类平时生活中,呼吸对环境的适应并不需要大脑皮质参与

183.在麻醉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哪项可使兔的呼吸停止: E.在延髓和脊髓之间横断 184.呼吸是指:D. 机体和外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185.氧离曲线是: C. PO2与血氧饱和度间关系的曲线 186.吸气末肺内压:B.等于大气压

187.机体与环境间进行的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称为:C.呼吸

188.有关肺表面活性物质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C.阻止血管内水分滤入肺泡 189.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C. 呼吸运动

190.每次平静吸气时,进入肺内新鲜空气约占功能余气量的: E.1 /7

E

191.下列哪种形式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血液的必经形式:A. 物理溶解

192.血液中的氢离子增高会兴奋呼吸主要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理由是:B.氢离子难以通过血脑屏障 194.胃肠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产生可能是由于:A.钠泵活动的周期性减弱 195.消化腺细胞分泌酶原颗粒形式是: D.出胞

196.肠胃反射可以: D. 抑制胃的排空,延缓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197.下列哪项不能刺激胃酸分泌: A.促胰液素 198.对小肠运动产生抑制作用的因素是;C. 交感神经的兴奋

199.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A.大量的水份和碳酸氢盐,少量的酶 200.下列三类食物胃排空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B. 馒头,鸡蛋,肥肉

201.胃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那条途径实现的:E. 迷走神经末梢释放NO或某种肽类物质 202.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D. 小肠

203.引起胆囊收缩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C. 缩胆囊素 204.胃蛋白酶发挥作用的最适PH值是:B.2~3

205.刺激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可引起唾液腺分泌: B. 量多,固体成分少的唾液 206.迷走神经兴奋时胰液分泌的特点是:B. 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的含量丰富 207.对胰酶分泌促进作用最强的是:C. 缩胆囊素 208.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 C. 胆盐

209.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是: B. 胰液

210.三大营养物质在胃中排空速度由快到慢的排列顺序为:E.糖类、蛋白质、脂肪

193.胃肠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律性主要依赖于:B.平滑肌本身的特性

211.分泌胃泌素的细胞是B. G细胞

212.下列哪种情况下不会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A.外科切除空肠 213.迷走神经兴奋时不会引起:C. 胃肠道括约肌收缩

214.关于消化器官神经支配的叙述,正确的是:C. 去除外来神经后,仍能完成局部反射 215.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E.消化道 E 216.产生内因子的细胞是:D. 壁细胞

218.关于胃蛋白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D.胃酸激活胃蛋白酶原

219.可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是:E.肠—胃反射增强 220.胰液中不含E.肠激酶

221.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特异性酶C. 肠激酶

222.下列物质中,不促进胰腺分泌的是:E.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223.下列哪种物质的吸收需钠泵参加:A.氨基酸

224.下列因素中,不刺激胆汁分泌的是: C. 交感神经兴奋

217.关于胃酸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E. 壁细胞分泌HC1 增多时,血浆PH将下降

225.关于消化道运动作用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C . 使食物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 227.集团运动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结肠内水分的吸收 B. 对结肠内容物起混合作用 C.将结肠内容物向肛门端方向推进 228.糖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E.单糖 E

229.小肠粘膜吸收葡萄糖时,同时转运的离子是:A. Na+

226.下列哪项因素不引起胃泌素分泌: D.盐酸灌注幽门部粘膜

230.下列哪种情况可抑制胃泌素释放C. 胃内PH值低于1.5

231.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成分是: E.胆盐 E

232.人体口腔温度正常值是:□ B.36.7 oC~37.7 oC

233.基础代谢率的实测值与正常值相比较,正确变动范围是:B. ±15 % 234.寒冷时,机体增加产热量的主要方式是: A.寒战 235.女子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波动,这可能与下列哪种激素有关:B.孕激素 236.给高热病人使用医用酒精擦浴是C.增加蒸发散热 237.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较多的部位在:A.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238.人体感受外界环境温度降低刺激的主要感受器是:D. 皮肤冷感受器 239.当下丘脑温度升高时,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是:C.增加

240.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来衡量基础代谢,下述哪项不是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C.蒸发散热 241.下列哪个选项不正确: D. PO/AH 所引起的体温调节反应既有自主神经系统的参与,还有内分泌系统参与等,但没有躯体神经系统的参与

242.关于体温生理性变异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女性一般高于男性,而且排卵之日最高 243.呼吸商最小的食物是:C.脂肪

244.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A.皮肤

245.下列有关基础代谢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反映人体最低的能量代谢水平 246.在下列哪种疾病情况下基础代谢率降低:E.甲状腺功能低下 247.女性月经期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D.排卵日

248.调节代谢作用慢且持续时间长的激素是:D.甲状腺激素 249.下列哪项是重要的储能、供能物质: C. ATP 250.最能影响能量代谢的为:A.肌肉运动

251.下列哪种疾病对基础代谢率影响最明显: B.甲状腺功能亢进

252.促进肾小管分泌H+的因素是:C. NH3+的分泌

253. 分泌K+的主要部位是:E.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254.静脉注射20%的葡萄糖50ml,尿量增加的原因:A.肾小球液溶质浓度增高 255.滤过分数是指:A. 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256.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D. 骶段脊髓

257.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B.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超滤液量 258.使 肾小球滤过率增高的因素是:C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259. 肾小球滤液中大部分溶质的吸收部位是:A.近端小管

260.肾脏中对尿素高度通透的部位是:E.内髓集合管 261.下列因素中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是:A. 剧烈运动

262.下列哪种酶与肾小管重吸收HCO3和H+分泌有关: B.碳酸酐酶

263.进入集合管的尿液是:D. 低渗或等渗尿

264.下列与肾小球滤过率无关的因素是E.肾髓质血流量 265.原尿中葡萄糖的含量: B.等于血浆

266.肾脏的致密斑是:D. Na+感受器 267.

尿

K+

E.

268.下列叙述,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是:D.注射大量肾上腺素 270.内生肌酐清除率用于测定:A. 肾小球滤过率

--

269.下列不是肾脏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是:D.血管升压素

271.下列关于HCO3的重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E.HCO3的重吸收优先于Cl-的重吸收 272.血浆清除率为零的物质是:B.葡萄糖

273.下列叙述,不是血管紧张素Ⅱ作用的是:A.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274.下列对Na+的重吸收 的叙述正确的是: B.近端小管重吸收 的Na+量与肾小球滤出Na+的量成定比关系

275.下列关于H+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D. H+的分泌可阻碍NH3 的分泌

276.下列对尿量增多的叙述,与血管升压素作用无关的是:E. 静脉输入甘露醇 277.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B. 保Na+排K

278.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可使:D.肾脏排钠量减少

279.下列关于排尿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E.交感神经兴奋时,促进排尿

280.下列同Na+重吸收无关的是:E.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281.下列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最重要因:B.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282.正常人的肾糖阈约为:C . 160-180 mg/100ml 283.近端小管HCO3-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C . CO2 284.对尿素的通透性最大的部分是:D. 内髓集合管

285.关于血管升压素合成和释放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合成,于神经垂体释放

286.某物质在肾动脉中有一定浓度,而在静脉中的浓度为零,其 E. 血浆清除率等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 28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感受器的哪种特性:C .适应现象

28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关于近点的叙述:E. 近点越近,晶状体的弹性越差 290. 关于晶状体的调节,正确的是:B. 物体距离眼睛越近,晶状体也越凸

291.下列对视杆细胞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E.一个视杆细胞与一个双极细胞联系 292. 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A视紫红质

293.光照一侧眼睛时,可使:D. 两侧瞳孔均缩小

289.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力最大的界面是:E.空气-角膜前表面界面

294.按照行波理论,低频振动(低音调):D. 首先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振动,振幅逐渐增大,近顶端达到最大振幅

295.飞机上升和下降时,服务员向乘客递送糖果,使乘客作吞咽动作,其生理意义在于:D.调节鼓室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平衡 296.当刺激感受器时,刺激虽在持续,但传入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的现象,称为:C .适应

297.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 中央凹处分布密集 298.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色盲是:D.红绿色盲 299.关于明暗适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明适应的出现与蓄积过多的视锥细胞色素大量分解有关 300.下列叙述中与双眼视觉无关的是:B.增强辨色能力

301.听阈是指刚能引起听觉的: C . 某一频率的最小振动强度 302.振动由鼓膜经听骨链传向卵圆窗时D. 幅度减小,压强增大 303.柯蒂器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C .基底膜

304.有关前庭器官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前庭器官包括耳蜗、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 305.内耳血管纹细胞在下列哪一方面起重要作用E. 蜗管内正电位的产生和维持 306.关于嗅觉感受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对某种气味适应后,对其它气味的敏感性也降低 307.神经细胞兴奋阈值最低,最易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C . 轴丘 308.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主要靠:B.化学突触

309.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D. 兴奋节律不变 310.I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的增加: C . K+和Cl-,尤其是Cl- 311.神经末梢兴奋与其神经递质释放之间的偶联因子是: C. Ca2+

312.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D. 突触后膜对Na +、K+、Ca2+,特别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 313.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A.乙酰胆碱 314.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C.突触延搁 315.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316.可被阿托品阻断的受体是:D. M型受体

317.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体比较集中的部位是:A. 低位脑干

318. α受体的阻断剂 D. 酚妥拉明 319.反射活动后发放的结构基础是:C. 环状联系 320.在整个反射弧中,最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C. 反射中枢中的突触 321.递质共存的正确叙述是:B. 一个神经元内可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递质 322.对肾上腺素能纤维正确的叙述是:A. 其末梢释放的递质都是去甲肾上腺素 323.交互抑制的形成是由于:C.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324.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原因是:C. 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32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活动减弱的原因在于:C.后膜电位超极化

326.5-羟色胺神经元主要集中于脑内哪一部位:E.脑干中缝核 327.脊髓半离断可致: B.对侧温度觉障碍 328.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与闰绍细胞形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是:C.乙酰胆碱 329.对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不正确的叙述是:D.不易受药物的影响 330.第二体感区的结构功能特点有D与痛觉和内脏感觉关系较为密切

331.关于儿茶酚胺与β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E.心脏活动减弱 332.快速叩击肌腱时,刺激哪一种感受器引起牵张反射B. 肌梭

333. 牵张反射的反射弧不直接涉及D.г运动神经元 334.对肌梭产生刺激的是:C. 梭外肌受到被动拉长

335.脊髓的最后通路为:Aα运动神经元 336.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可出现: D.去大脑僵直 338. 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B.C类纤维339.人类旧小脑损伤所特有的症状是:B.意向性震颤

C .乙酰胆碱

337.非特异性投射系统:D. 受到破坏时,动物进入持久的昏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