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时政热点押题 训练1 Word版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0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时政热点押题 训练1 Word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6911685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2

[高中历史]

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训练1 十四年抗战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表示: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十四年抗战是指抗日战争的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这改变了之前一直采用的“八年抗战”的提法。

1.(2017·江苏南通、扬州、泰州二模,8)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 )

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形式进行的抵抗。 评论二:是由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在内的不同“社会势力”组成的一个统一战线领导和参加的革命运动。

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分析,材料所述与五四运动相符,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故B项正确。

2.(2017·湖南十三校一模,16)2017 年伊始,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表示,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学界很多学术争论难有定论 B.主流认识往往是最具有科学性的 C.新结论着眼于反侵略的长期性 D.新结论强调了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答案 C

解析 史学界很多学术争论,随着研究的深入,也会达成一些共识,并非难有定论,故A项错误;主流认识如果不能求真求实,也不具有科学性,故B项错误;“十四年抗战概念”相比八年抗战,更加突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长期性,故C项正确;强调了东北抗战的重要性只是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原因之一,故D项错误。

3.(2017·福建南平一模,30)1931年,日本率先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也是法西斯在全球侵略扩张行动的第一个节点。从那时起,日本法西斯既是中国人民的凶恶敌人,也是世界人民的凶恶敌人。这说明( ) A.中国十四年抗战的提法符合国际认知 B.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暴行违反国际公法 C.中国抗战始于1931年是顺应时代要求 D.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二战起点 答案 A

解析 “1931年,日本率先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也是法西斯在全球侵略扩张行动的第一个节点”表明中国抗战从1931年开始是得到国际认可的,故A项正确;日本法西斯的侵华暴行违反国际公法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中国抗战始于1931年是客观事实,不是顺应时代潮流,故C项错误;二战的起点是1939年德国发动对波兰的突然袭击,故D项错误。

4.(2017·广西桂林、崇左、百色一模,30)1945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在与驻延安美军观察组毕德金中校等的谈话中,代表中共中央指出:“我们近百万军队,合作抗日,可以缩短战争,减少你们美国人牺牲。没有外国帮助,我们一千年也打下去,也要打胜,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们一定打下去。”这段话可以表明( ) A.美国公开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 B.美国无意继续援助中国的抗战 C.中共夺取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D.十四年抗战进入最困难的阶段 答案 C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美国公开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故A项错误;美国无意继续援助中国的抗战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合作抗日,可以缩短战争,减少你们美国人牺牲。没有外国帮助,我们一千年也打下去,也要打胜”表明中共夺取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故C项正确;1945年,抗战即将取得胜利,故D项错误。

5.(2017·湖北高三四月调研,29)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抗暴自卫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其意图主要是( )

A.论证中国抗日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一部分 B.揭露日本侵犯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希望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暴自卫 D.呼吁世界各国制止日军的侵略行径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