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扬州大学802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8年扬州大学802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66decf786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8

) 解析:

8.利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说明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劳动供给曲线是人们提供的劳动和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之间关系表现形式。 劳动供给曲线先有正斜率,后为负斜率, 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如图 3 所示。

劳动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 是因为劳动供给不仅是工资率的函

数, 也是闲暇愿望的函数。 工资率的提高对劳动供给产生两种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在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替代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时, 消费者放弃劳动享受闲暇的代价较大, 消费者就增加劳动时间替代闲暇时间。

收入效应指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 由于收入上升, 消费者可能减少劳动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 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那么, 工资率提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 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反之, 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少, 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

图 3 中在 L1 点以前, 工资率较低, 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较低, 闲暇的成本相应也就较低, 从而, 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工资收入, 他会增加劳动的时间, 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 表现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在 L1 点以后, 工资率较高, 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 闲暇的成本增加, 替代效应开始小于收入效应, 消费者减少劳动的时间增加闲暇消费, 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的上升反而减少, 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后方弯曲。 这样整条劳动供给曲线就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向左上方弯曲。

) 解析:

9.简述外部性的类型及其纠正方法。(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外部性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 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 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 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

低支出成本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 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 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 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外部性。 (2) 传统的解决外部性的方案

①课税与补贴。 对产生外部成本者课税, 对产生外部利益者补贴, 其目的在于使外部效果的产生者自行负担其外部成本或享有外部收益。

②合并企业。 合并企业的目的就在于使外部性问题内在化。 如果生产 Y 商品的厂商对生产 X 商品的厂商施加了外部性, 那么这一现象导致资源配置扭曲的原因是第二家厂商不考虑其行为对第一家厂商所产生的成本或者收益。 因而, 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将这两家企业合并在一起。 合并后的企业会继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这将导致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③政府直接管制。 主要是指政府对产生外部成本的情况加以管制。 例如, 对污染的管制。 (3) 解决外部性的创新性方案 ①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若政府允许污染许可权交易, 实际上就创造了一种新的稀缺资源: 污染许可证。 交易这种许可证的市场将最终形成, 而且, 这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