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课文内容考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20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课文内容考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64d2dd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课文内容考点

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1、《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这是其中的一首。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写出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写出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向往之情。 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耘田:在田间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诗意: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理解,懂得。 未解:不懂。 供: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诗意: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也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5、诗中直接写劳动场面的句子是:“昼出耘田夜绩麻”。“儿女各当家”指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主动担负起田间和家庭的农活。

6、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春耕时节,男耕女织,老幼不息的忙碌景象,诗人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一是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二是衬托出农民的辛苦和繁忙。

《稚子弄冰》

1、《稚子弄冰》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诗人用清新明快的诗句,写出了冬日里稚子玩冰的的快乐和天真,准确生动地展示了儿童活动的心理和特点。 2、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3、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 钲:古代的乐器。

诗意:儿童早晨起来,从结成坚冰的金属盆里剜冰,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4、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磬:古代打击乐器。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

诗意: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5、诗人描绘“稚子”玩冰的过程是:制冰、穿线、串冰、摔落、散落一地。诗中表示色彩美的词语有:金盆、银钲、彩丝。 6、这首诗形象记述了儿童一连串欢快的动作:“脱”、“穿”“敲”,而且连用三个比喻,把冰块比喻成“银钲”,把冰块提着敲比作“玉磬”,把冰块落地声比喻成“玻璃碎地声”,表现了儿童美好的心灵。 《村晚》 1、《村晚》的作者是宋代的雷震。诗人描绘了一幅非常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表现了乡野黄昏晚景的可爱和牧童的悠然自得、纯朴快乐。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陂:池岸。 衔:口里含着。 浸:淹没。 漪:水中的波纹。

诗意: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腔:曲调。 信口:随口。

诗意: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4、“草满池塘”说明时间是暮春,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水满陂”,说明正是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

5、“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一个“衔”字,运用拟人手法描写日落景象,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写出了落日挂在山头上的美景。 6、想象“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描绘的画面:

绿油油的水草长满了池塘边缘,澄碧的池水漫上了塘岸。夕阳西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地倒映在冰凉的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2 祖父的园子

1、《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作者是萧红。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篇文章通过对“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园子的眷恋、对童年和亲人的怀念。

2、“我的祖父”是个慈祥又勤劳的人,“我”是一个活泼可爱、好奇又淘气的人。园子带给“我”欢乐,让“我”感受到祖父对“我”的爱,同时也学习到很多生活知识。

3、“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这句话通过描写蜻蜓、蚂蚱、蜜蜂表现祖父园子里的热闹。描写蜻蜓和蚂蚱时主要写颜色,写蜜蜂时,侧重写蜜蜂的动作,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蜜蜂比作小毛球,写出了它的体型可爱。 4、课文的四、五自然段写了我戴草帽玩耍、我跟着祖父耕作、我溜平菜种、我用锄头铲地几件事,其中我用锄头铲地这件事写得最详细。

5、“园子里是自由的”分别找一个能表现出自由的句子:

(1)“我”: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2)植物: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3)动物 :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

3 月是故乡明

1、《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季羡林,这篇文章以向我们展现了故乡温馨的夜晚,恬淡的明月,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月”作为作者思乡之情的依托,贯穿全文。 2、三潭印月,是浙江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 3、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1)夏天数星星(2)古柳下摇知了 (3)坑边看明月(4)苇子丛捡蛋四件童年趣事。 4、作者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是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目的是为了衬脱出家乡的美,突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5、“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在文中对应的句子是“晴空一轮明月,清光上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6、我还知道一些借月抒怀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课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4 梅花魂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陈慧瑛。作者不仅仅是在赞颂梅花,也是在赞颂有着梅花品格的人,赞美有节气的人。“梅花魂”指的是不畏严寒、有骨气,顶天立地、不低头折枝。比如说:闻一多、李大钊、岳飞等。

2、文中最能反映中国人不怕磨难和欺凌的句子是: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从外祖父的话中,“我”领悟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领悟到作为中国人就应像梅花那样不畏严寒,坚忍不拔,做个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的人。

4、“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这段话中“她”指的是梅花。

5、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表现在“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5草船借箭

1、“草船借箭”的故事选自《三国演义》,这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它三部作品分别是《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这本书是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这篇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超过自己。

3、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死后追谥忠武侯,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4、这个故事让我认识了:神机妙算、有胆有识的诸葛亮;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周瑜;忠厚守信的鲁肃;多疑谨慎的曹操:。

5、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准备;之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 6、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

(1)了解周瑜的险恶用心却不动声色,并按周瑜意愿立下军令状。 (2)他算到了天气,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3)他算好了借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4)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谨慎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5)他甚至算到了周瑜取箭后必然疑惑,但绝不会直问原因,所以请鲁肃同船取箭,做个见证,回去好向周瑜讲述取箭经过。

7、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从下面几点可以看出来:(1)选择“大雾漫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2)曹操不敢“轻易出动”,所以只叫弓弩手射箭。(3)诸葛亮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使受箭面积大。(4)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方向。 8、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诸葛亮笑着说是因为他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表现了他的胸有成竹、神机妙算。

《三国演义》补充阅读:

1、“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飄然有神仙之概。”这段话描写的是诸葛亮,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足智多谋。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我还了解他的相关事迹有: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

3、《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分别表现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是:(忠)千里走单骑;(义)华容道义释曹操、(勇)过五关斩六将、(谋)水淹七军、(傲)败走麦城。 4、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八蛇矛枪的张飞。 5、诸葛亮与周瑜联手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6、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事件:赤壁之战 周瑜定计火攻曹操 (2)三顾茅庐 事件:刘备三请诸葛亮。

(3)身在曹营心在汉 事件: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7、《三国演义》中“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国的开国皇帝是曹丕、刘备、孙权。

6 景阳冈

1、《景阳冈》这一故事选自《水浒传》,这本书的作者是元朝施耐庵,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聚义的故事。

2、《景阳冈》描写了“行者”武松(武二郎)在景阳冈打死老虎,为民除害一事。让我认识了一个机智勇敢、英勇无畏的武松。

3、大虫抓人的三个动作是:一扑、一掀、一剪。武松对付大虫的三个回合是:第一回合:老虎一扑,武松闪开;第二回合:老虎一掀,武松一闪;第三回合:老虎用尾一剪,武松又闪。这样做的目的是:消耗老虎体力,挫败它的锐气。

4、从“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可以看出武松对老虎并不是无所畏惧。

5、武松面对比自己力量大几十倍的庞然大物,没有直接对峙,而是先闪开躲避老虎凶猛的攻击,再针对老虎的弱处,发动攻击。说明武松有勇有谋,面对危险临危不惧,表现了武松胆大心细、有勇有谋的英雄形象。

6、本文写武松在酒店喝酒和上冈,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表现了武松倔强豪爽的性格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为写他打虎作了铺垫。 7、我还知道武松的故事: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

《水浒传》补充阅读

1、《水浒传》中我还知道的人物有:“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及时雨”宋“智多星”吴用、“小李广”花荣、“浪里白条”张顺、“菜园子”张青、“圣手书生”萧让、“母夜叉”孙二娘。。 2、《水浒传》中的故事:倒拔垂杨柳(鲁智深)、风雪山神庙(林冲)、拳打镇关西(鲁达)、误入白虎堂(林冲)。

3、《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被鲁智深当街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西门庆 被武松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蒋门神被武松所杀。

4、《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秀才出身的三人是吴用、萧让、蒋敬。以《三国演义》关云长为模子,所写的是他的后人关胜(“大刀”)。唯一以农家子弟身份入伙的是“九尾龟”陶宗旺。

5、《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的人是鲁智深;大闹忠义堂的人是李逵;大闹飞云浦的人是武松。 6、“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这段话描写的是行者武松,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重情重义、勇敢豪爽。

7猴王出世

1、这篇课文选自《西游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