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情的生命点燃生命的激情--模式解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用激情的生命点燃生命的激情--模式解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5f25a83d0d233d4b14e6974

用激情的生命点燃生命的激情

──北碚田家炳中学“361互动”教学模式解读

【前言:作为全国首批课改实验区,我区课改已进行了十年,但走进课堂,我们依然能清晰地看到教师们忘我的站在讲台面对无精打采的学生津津有味的讲着教学内容,多数课堂教师讲解依然占主导地位、主动求变迟缓、合作探究生搬硬套、当堂检测不能有效实施、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在北碚区课改再出发之时,我校行走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根据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提出了“361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的这句话,蕴藏着教育的真谛。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有着无穷的潜能,只有点燃学生的斗志、求知的欲望、希望的火焰,才能让学生取得成功。

在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然而,教师教学方式大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灌输——接受式模式,具体表现在①教师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学母的、内容、过程、方法、形式全部由教师掌控,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看客、道具、附属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抄记。②共性教育,培养听话的学生:同样的目标、同样的要求,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步骤、同样的性格等等,像是一个模子生产的产品。一个特征就是听话的学生,惟命是从,不敢质疑,毫无探索创新精神。③大题量机械训练,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④师道尊严,唯我独尊:对完不成任务或者没按照教师意图去办事的学生进行变相体罚。

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

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一、“361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和特征

1.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全程积极参与课堂各环节的学习,尤其是待优生如何调动、课堂参与面要重点体现。

2.以学生为主体。要彻底打破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让学生自主的高效预习、积极合作、充分探究、展示答疑、反馈巩固,真正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掌握感悟知识。

3.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是指导预习、组织合作探究、进行精讲点拨,针对反馈深化教学,是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教师要精心备课,调控好课堂。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要具体、到位,包括预习指导、讨论时的巡回指导、展示时的点拨,矫正时的补充都要要精心准备、具体到位、恰到好处。

4.体现民主平等。教师要走进学生、参与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在学习时解除心理障碍,不再惧怕、迷信教师,真正通过自己的感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5.落实开放课堂。课堂开放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空间、学生思维和教学结果的开放,最主要的应该是让学生学生思维活跃,但又不脱离学习主体,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联系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同时生成一些新知识。

6.使用分组教学。根据同组异质原则和班级人数合理分组,对各组学习活动参与表现的评价机制要实用,操作性要强,要保证各组不同层次学生参与活

动的机会,并形成组长负责制、兵教兵、兵督兵的机制,可实行生生科组长、科代表模式。

7.高效自主学习。预习、训练要快速充分,讨论展示要全神贯注,积极主动。

8.实现有效互动。即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合作要有效、高效、活而有序。 9.再现知识获得过程。尽量避免先告诉学生结果,再进行验证训练的学习方式。

10.快节奏、高效率、大容量。“361互动”课堂,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以学生学习为主,必然在进度上要放慢。因此,只有通过构建快节奏、高效率、大容量的课堂来解决学习进程慢、任务紧的问题。

二、“361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

“361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有关理论为依据,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源,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问题为主轴”的“六为主”教学原则,通过“三个学习阶段,六个教学环节,一个最终目的”的模式体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其中“三个学习阶段”指的是“课前预习、课中优习、课后温习”,具体地说,就是课前在教师指导下,目的明确的进行自主预习,“六个教学环节”指的是课中优化学习的“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导学、当堂检测、总结拓展”操作流程,具体地说,就是在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按照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学会学习;“一个最终目的”指的是“始终贯穿学校的一个办学理念,以真正意义的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

使学生达到真学、实学、学会、会学。其含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展示交流和教师点拨;整个课堂学生落实真学、实学、学会、会学;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师生互学,教学相长,并在学习中生成新知识;全体师生在各种方式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均以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361互动”教学模式的组织手段

实施导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模式,各年级根据本年级实际情况,将每班学生按成绩、智力、特长、性别进行均衡分组,按同组异质原则划分,并对划分学生进行培训,小组评价方式务必实用、便于操作、具有激励性。各班可采取老师带组长,组长带组员,采取小组捆绑式评价办法(不同学科可以有不同的学习组长。每个小组针对学习任务,进行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并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逐一演练,力争人人过关。各小组根据组内交流讨论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在组长的主持下,或优生引导,或组员合作,对本组的学习任务,或讲解,或演示,同时,其他学生或补充,或矫正,或评价,而对于学生展示提升不到位或需要强化的内容,教师要适时恰当地进行精讲点拨。

每位科任老师对所教班级全体学生成人成才负责,全员育人,全人参与,传承田家炳先生品德修养和全人教育思想,主导所任班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参与小组学习等,优秀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都享有该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相应荣誉,同时学生的不文明无道德行为该班个任课教师相应受到处理)。各学科任课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表现、道德修养文明礼仪和田家炳品德传承综合情况,对每个小组及组长每周给出评价结果(学科教师评选学科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