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复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金融学复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5dd1c72f242336c1eb95ef3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单选题

1.在商品赊销、预付工资等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 )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

A.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电子货币

3.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是1∶10,而市场比价是1∶12,那么充斥市场的将是( )。

A.金币 B.银币

C.金币、银币共同流通,没有区别 D.金币、银币都无人使用 4.(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A.金币本位制 B.金汇兑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 D.金银复本位制 5.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属于(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6.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以( )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A.英镑 B.法国法郎 C.美元 D.德国马克

7.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 A.国际金本位体系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牙买加体系 D.以上都不能 8.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 A.特殊等价物 B、一般等价物 C、普通商品 D、特殊商品 9.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在(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10.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的理论总结称为( )。

A、特里芬难题 B、米德冲突 C、马歇尔—勒纳条件 D、一体化三难 11.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形式不包括以下( ) C

A、金币本位制 B、金块本位制 C、金单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12.跛行本位制出现在( )货币制度阶段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本位制 D、金银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过渡阶段

13.国际金币本位制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 A、黄金充当国际货币 B、各国货币都规定了含金量

C、取消外汇管制 D、国际收支具有一种自动调节机制 14.欧元正式投入使用是在( )

A、1998年6月1日 B、1999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15.港币发行的指定银行不包括( )

A、中国银行 B、汇丰银行 C、花旗银行 D、渣打银行 二、判断题

1.流通中的辅币是我国使用的信用货币之一。( ) 2.流通手段不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 ) 3.货币的流动性是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层次时的标准。( ) 4.银本位制是最早实行的货币制度之一。( ) 5.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外汇管制。( ) 6.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 7.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 ) 8.国际金币本位制是历史上第一个国际货币制度。( ) 9.国际金本位体系下由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固定,很少变化。( ) 10.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 1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12.辅币是足值的铸币。( )

13.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它是一种信用货币制度。( ) 14.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都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本位制。( ) 15.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手段的发展。( ) 16.从整个银行系统来说,是先有存款和现金,后有贷款。( )

CABAD CCBCA CBCBC

∨×∨∨× ×∨∨∨∨ ∨×∨∨∨ × 第二章 信用 一、单选题

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 )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 B、产品调剂 C、物质交换 D、商品交易 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B、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 D、平等的价值交换 3.以金融机构为媒介的信用是( )。

A、银行信用 B、消费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家信用 4.以下不属于国际商业信用形式的是( )。 ) A、国际租赁 B、补偿贸易 C、分期付款 D、延期付款 5.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是(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消费信用 D、国家信用 6.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相互渗透相互连接所形成的新范畴是( )。 A、信用货币 B、证券 C、金融 D、金融市场 7.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 )。

A、政府债券 B、银行贷款 C、银行透支 D、发行银行券 8.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9.( )在规模、范围以及期限灵活性上都大大超过了其他信用形式,在信用

领域居于主导地位。 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10.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属于(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11.高利贷不适应大工业生产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利率超过了平均利润率 B、实物借贷方式 C、借贷目的主要为了消费 D、借贷数量较少

12.高利贷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非生产性 B、高利率 C、实物借贷 D、保守性 13.资本主义信用阶段属于信用发展的第( )阶段。 A、一 B、二 C、三 D、四 14.信用秩序的内容不包括( ) A、信用评估体系 B、信用信息通道 C、信用制裁体系 D、信用保证体系

15.( )是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A、工商企业 B、政府 C、金融机构 D、居民家庭 16.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与货币运动紧密相联,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7.典型的商业信用( )。 A、只是唯一的商品买卖行为 B、只是唯一的货币借贷行为

C、是商品买卖行为与商品借贷行为的统一 D、是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借贷行为的统一 二、判断题

1.筹措发展资金是信用的主要功能。( ) 2.商业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 3.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有赊销、赊购、银行汇票及预付货款。( ) 4.国家发行中长期国债券多用于弥补政府预算赤字。( ) 5.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银行信用先于商业信用而存在。( ) 6.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因此它最终可以取代商业信用。( ) 7.现代市场经济的效率取决于信用秩序。( ) 8.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 )

9.个人部门从整体上看,是属于资金盈余部门,是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

10.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高利贷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 11.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是现代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的存在。( )

12.居民家庭不是一个国家信用关系的主体。( ) 13.企业部门是经常出现金融赤字的部门,是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主要需求者。( ) 14.国家信用的形式主要是发行中长期国债券和短期国库券。( ) 15.资产阶级反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使利息率降低到利润水平之下。( )

DBACA CAAAD ACBDD AD

∨××∨× ×∨∨∨∨ ∨×∨∨∨ 第三章 利率与汇率 一、单选题

1.提出“利息剩余价值学说”的经济学家是( )。

A、亚当·斯密 B、庞巴维克 C、马克思 D、凯恩斯 2.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

A、差别利率 B、实际利率 C、公定利率 D、基准利率

3.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特殊转化形式的经济学家是( )。

A、凯恩斯 B、马克思 C、杜尔阁 D、俄林

4.认为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水平由货币供给与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均衡点决定的理论是( )。

A、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B、实际利率理论

C、可贷资金论 D、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5.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种理论是着重强调储蓄与投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的。( ) A、马克思的利率理论 B、流动偏好理论

C、可贷资金理论 D、实际利率理论 6.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 )

A、实际利率 B、市场利率 C、公定利率 D、官定利率

7.当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和物价变动率一致时,存户到期提取的本利和能够达到( )。

A、升值 B、贬值 C、保值 D、升值或贬值的幅度不定 8.名义利率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呈( )。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交叉相关关系 D、无相关关系 9.当前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属于( )。

A、官定利率 B、市场利率 C、公定利率 D、基准利率 10.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确定的利率是( )。

A、市场利率 B、优惠利率 C、公定利率 D、官定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