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5a74014c5da50e2524d7ffe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 坊安街道庙后小学

刘淑芳

2013年3月

教学课题: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三:圆柱的体积 教学背景:

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圆面积推导公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和公式。但学生的立体空间观念还不是完全成熟,形体之间的转化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探索规律,归纳总结,体验知识的生成和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探索与发现,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

《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圆柱是一种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因此认识圆柱的体积及计算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实物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后继学习的前提。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几点:

1.加强实践操作,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亲历圆柱体积的转化过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思维。 2.加强习题设计,设计一些实践性、开放性强的习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尽可能地满足不同思维水平学生的需要,并渗透优化解题策略。

3.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突出知识间的联系对比,在操作、推导、对比、运用中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有序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计算圆柱 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模型,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说说怎样它们的体积,接着往正方体容器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拿出一个圆柱准备投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由这个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2、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把圆柱投入水中,水面上升,使学生直观感知圆柱体积大小的概念。]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设疑

1、从刚才的实验中你有办法得到这个圆柱学具的体积吗?

2、如果要求大厅内圆柱的体积,或压路机前轮的体积,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生摇头)

师:看来,我们刚才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是能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那样,有一个通用的公式就好了。

[设计意图:通过追问大厅内圆柱体积等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前面方法的局限性,使其产生思维困惑,激发学生探究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欲望,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3、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呢?我们也许能从以前研究问题的方法里得到启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与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回顾圆的面积的推导方法,巧妙地运用旧知识进行迁移。] (二)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