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的加工贸易及产业转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浅析我国的加工贸易及产业转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4e07ca1998fcc22bdd10d08

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精品投资环境,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

中西部政府管理方式改革也是重要的,这是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有专家提出一个地区的投资软环境包括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中西部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应该把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政府要讲信用。中西部政府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转变干部作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审批,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诚信形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最优的政务环境;要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优化招商引资环境;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当然还有很多事要做,如抓好人才教育培养,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加快发展与产业转移互动发展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引进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4、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当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技术人才的技术管理经验,引进技术的消化能力低下。温总理说:中西部地区缺水,生态条件差,决不能把那些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引进来。

14

产业转移不是污染转移,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把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个过程中,不能饥不择食,以降低环保门槛来承接产业转移,对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低附加值的产业承接要严加控制,超出环保指数的,坚决不予接受。

五、结论

30多年来,加工贸易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卷上描绘了绚丽多彩的篇章。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其他贸易方式不可替代的。同时,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需要清醒的认识。事物在运动中前进,矛盾在解决过程中化为动力,认清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加快推进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步伐才能使之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15

参考文献

[1] 曲 建.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8,(10). [2] 涂 娟.论西部高新技术加工贸易的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2008,增刊. [3] 王 莉.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与对策[J].经济师,2007,(7). [4] 隆国强.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9).

[5] 通格勒格.西部加工贸易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3). [6] 刘斌.发挥六种效应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7] 冯雷.从贸易方式走向与国际经济融合——中国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探析[J].国际贸易,2008,(3).

[8] 蔡宜斌.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07,(5). [9] 刘斌.发挥六种效应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10] 巴春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西部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6,(7). [11] 任太增.比较优势理论与梯级产业转移[J].当代经济研究,2007,(11). [12] 韩晶.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J].社会科学辑刊,2005,(1). [13] 仅靠行政力量推动产业升级行不通[N].上海商报,2008-09-05(2). [14] 东西部产业转移进入加速发展时期[N].中国质量报,2008-09-06(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