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重难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微观经济学重难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41cb44aa8956bec0975e3eb

利息指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所获得的市场报酬,它由资本要素的供求关系决定。

在某一时点上资本品是固定的,因而资本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当资本品增多时,资本供给曲线右移。把向右下方倾斜的资本需求曲线和垂直的资本供给曲线结合起来可以得到利息的决定,如图9-5所示。在图中,资本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j的交点嚣为均衡点,此时决定了均衡利息Ro。

西方经济学者将利润区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认为正常利润是对企业家才能这一生产要素的报酬,他们把正常利润归入成本,看作是工资的一种特殊形式,其高低由企业家才能的供求决定。超额利润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这主要来源于企业家才能的创新、冒险经营的风险以及市场竟争的不完全性。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一、一般均衡论

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意义

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且值。 2.一般均衡的实现过程

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他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即整个经济可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量都有确定的量值,均衡条件是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极大化,所有市场的供需总量相等。

简单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由四个方程组来表示:商品需求方程组、要素需求方程组(要素供求相等方程)、厂商供给方程组(商品价格与生产成本相等方程)和要素供给方程组。由于模型假设要素收入等于产品价值,故此四个方程组中必定有一个方程不是独立的。通过令任一商品为货币商品井以此货币商品定义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便可使模型的未知数数目与相互独立的方程式数目相等,从而满足方程组即模型有解的必要条件。

关于一般均衡的实现,瓦尔拉斯假设采用的是\试错法\。即在市场中存在一个自由拍卖人,其任务就是寻找并确定能与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他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就是:首先它随意报出一组价格,经济当事人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供给和需求,如果所有市场供求均达到一致,则将这个价格固定下来成为均衡价格;如果供求不一致,则拍卖人调整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即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价格;反之则降低价格。这样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来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衡价格。如果新的价格仍然不能使所有市场达到均衡,则重复上面的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 二、帕累托最优状态 1.帕累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采用帕累托最优标准来衡量资源配置的最优配置。帕累托最优状态是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面不又使别人的境况变坏。当经济系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时,经济运行是有效率的;反之,不满足帕易托最优状态的经济运行结果就是缺乏效率的。 。

根据帕易托最优状态标准,可以对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变化做出好与坏的判断。如果对既定资源配置的状态予以改变,,而这种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其他人的境况没有因此变坏,则认为这种变化增加了社会福利,或称帕易托改进。很显然,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不存在任何对资源配置的帕易托改进使得福利增进,则此即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2.交换的怕累托最优条件

在交换方面,任何一对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商品的个人来说都相等,即MRSxAy=MRSxBy,此时该社会达到了产品分配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了交换的效率。当然,此时也就实现了交换的一般均衡。

把满足MRSxAy=MRSxBy的条件的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称之为分配的契约曲线。在该曲线上任一点A、B两人的边际替代率都是相等的。只要参与分配的双方通过产品分配达到分配的契约曲线上,便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了分配的一般均衡o 3.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

对于有多个个人、多种商品、多种生产要素的经济,达到均衡时要求:在生产方面,任何一对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用这两种投人要亲生产的所有商品的生产中都相等,即MRTSCLK=MRTSDLK,此时该

社会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了生产的效率。当然,此时也就实现了生产的一般均衡。

连接埃奇沃斯盒状图中无穷多个最优均衡点所得到的一条曲线通常被称为生产的契约曲线。在该曲线上,X、y两种产品在生产中所使用的乙和及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等的。只要生产者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到达契约曲线上,便达到了生产的一般均衡,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境界。因此,生产的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的点都是生产的最伏均衡点,也是生产有效率的点o 4.交换和生产的帕果托最优条件

将生产契约曲线转换到以商品为坐标量的平面直角图上便可得到转换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o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如技术、要素供给等)不变情况下,生产产品x与Y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曲线上的每一点必会满足MRTSCLK=MRTSDLK。生产可能性曲线具有如下特征: (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为负;(2)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即曲线自上而下变得越来越陡峭;(3)边际产品转换率等于两种产品的边际成本之比。

将契约曲线转换到以效用为坐标量的平而直角图上便可得到效用可能性曲线。 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效用可能性曲线可以得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生产与交换两者之间,任何一对商品间的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每个个人的边际替代串,即MRSxAy=MRSxBy=MRTxy。

只要MRT与MRS不等,重新配置资源都会使消费者受益。只有MRT=MRS时,才能使生产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使资源达到有效的配置。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5.完全竞争市场与帕果托最优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导致生产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将使得经济效益体系达到经济效率的境界。现说明如下:

(1)完全竞争市场会导致MRSxAy=MRSxBy,实现产品分配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2)完全竞争市场会导致MRTSCLK=MRTSDLK,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3)完全竞争市场会导致MRSxAy=MRSxBy=MRTxy,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总之,在产品及要素皆为完全竞争市场时,将使得经济体系达到经济效率的境界,即满足:①MRSxAy=MRSxBy,②MRTSCLK=MRTSDLK ,③MRSxAy=MRSxBy=MRTxy

三、社会福利函数与阿罗不可能定理 1.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在两个人社会中,社会福利函数可以表示为:W=(UA,UB)o式中W表示社会福利,UA、UB表示两个人的效用水平指标。

上式表明社会福利取决于UA、UB的大小,利用该关系可以得到社会无差异曲线,如图(见教材)所示,该图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UA、UB,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样,社会无差异曲线也具有无限个,他们表示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

在图中,有三条社会无差异曲线:W1、W2、W3,这种曲线不计算社会福利的大小,但能比较社会福利的高低,位置越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越大。UU'是总效用可能曲线,他类似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收入约束线。同样的道理,最大的社会福利只会出现在总效用可能线UU'和社会无差异线W2的切点上,这一点叫做\限制社会下的最大满足点\。这是能导致最大社会福利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的惟一一点。之所以叫做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满足点,是因为最大社会福利并不允许为任何可能值,而要受到既定的生产资源、生产技术条件等的限制,UU'曲线和W1相交于A点和A'点,这些点所代表的社会福利都低于W2,而UU'和W3没有交点,说明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达到队的社会福利水平。 2.阿罗不可能定理

社会福利函数的形成,就是在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伯好次序归结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但是这往往是很难数到的。

阿罗认为:用投票的方式不可能把个人的偏好集中起来,形成合乎理性的社会偏好。即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这就是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 四、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均衡的价格的决定研究表明价格决定过程与竞争市场中的过程很相似,中央计划局起市场的作用,它规定组合生产要素和选择一个工厂的生产规模的规则,确定一个产业的产量的规则,分配资源的规则以及在会计中将价格当参数使用的规则。最后,它规定价格,以使每种商品的供求数量平衡。所以,用计划来代替市场的功能是很有可能的和可行的。 第十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