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近8年中考真题展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近8年中考真题展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401725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1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重庆近8年中考真题展示(2010~2017)

第1类 哲思启迪

一、(2015重庆A卷18~22题20分)【详见P136“阅读能力‘1对1’辅导”课时讲解1】 二、(2013重庆A卷18~22题19分)【详见P141“阅读能力‘1对1’辅导”课时讲解2】

第2类 个人修养

三、(2013重庆B卷18~22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从容淡定 陈 旭

①“从容淡定”这词儿耐人寻味,意思是“从容于心,淡定于行”。作为人的一种情怀和精神境界,古已有之。

②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圣贤先哲、仁人志士,都对“从容”和“淡定”作出了自己的诠释。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无不表现出“从容”和“淡定”的心性情怀。

③从容包含着从大、从深、从远之意;从容也是一种自由,是人生主体的自我解放,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从容不迫”地不断迈进。

④淡定就是一种修养。仁而无忧,仁而无惧,实事求是。心怀坦荡,兰心傲骨。淡定也证明一种能力——深思熟虑以扬长避短,内省自知以有进有退,这也是大智大勇之人的明智选择。

⑤淡定是一种真正的领略和彻悟。表现为“八风吹不动”。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世间八法,并非说“东南西北八面来风”。“八风吹不动”,意思是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别人称赞还是诽谤,都能安然不动,泰然处之。

⑥能否做到“从容淡定”,多半是性格使然。有人天生就是“悠着来”,遇事比别人慢半拍;有人与生俱来就是“风风火火”,容不得一丁点儿耽搁。在管理学上这叫EQ,也就是所谓的情绪智商。但能否做到“从容淡定”,更关乎后天修养。时下,浮躁、浅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之风还存在,有些人一心想着不付出或少付出却期待大回报,所以办起事来恨不能急吼吼、风火火地让满世界都知道,同时暗中还斤斤计较着什么,都想如古话所说的“早出一扁担,晚归柴满仓”,谁都不想为那巍巍青山做点什么。说到底,还是缺失“从容淡定”的健康心态。

⑦近代胡适是公认的渊博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他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都可说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他还是新“红学派”——考据派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将小说纳入了学术研究正轨的第一人。

⑧就是这样的一位中华文化巨匠,无论在什么状态下人们怎么看待他,他始终都是坚持“从容淡定”。他有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乱纷纷,先把自己铸炼成器。”

——选自《杂文月刊》2013.3上(有删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从容淡定是人应该具备的情怀和精神境界。(意合即可)

【解析】首段指出“从容淡定”“作为人的一种情怀和精神境界古已有之”,显然是对做人的一种暗示,引出下文的论述。接着从古人对“从容淡定”的诠释论述了从容、淡定是什么,如何做到从容、淡定,结尾部分列举胡适的事例,不难看出作者的观点即中心论点:从容淡定是人应该具备的情怀和精神境界。

2. 阅读第②段,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充两位名人的名言。(4分)

示例: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每句2分)

【解析】这道题要求补充道理论据,而且指出了补充名人的名言。要根据所论证观点的需要来补充,也就是补充的名言要包含“从容淡定”的内涵,这样才能起到增强说服力的作用。把握此点,再调动平时对名人名言的积累,找到适合的句子即可。 3. 文中作者认为一个人要做到“从容淡定”需要哪些条件?(4分)

不急躁的先天性格,良好的后天修养。(每点2分)

【解析】从第⑥段第一句话,不难看出“从容淡定”与先天不急躁的性格有关;第⑥段中还有一句话“但能否做到‘从容淡定’,更关乎后天修养”。由此不难得出两方面的条件,一是不急躁的先天性格,二是良好的后天修养。

4. 具体说说文章第⑥段引用古语“早出一扁担,晚归柴满仓”的作用是什么?(4分)

形象具体(通俗)(1分)地反映出时下那些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现象,(2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

【解析】“早出一扁担,晚归柴满仓”这句古语本义是讲勤劳才有收获,而用在此处,有深层次的含义。第⑥段中此句的上文讲那些浮躁、浅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者,都期待不付出或少付出就能得到大回报,显然是批判的文字。不难看出,此句古语形象具体地讥讽了时下那些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现象,使文章说服力大大增强。解答此题,同样要结合此句的上下文内容来思考作答。

5. 结合全文,理解文章结尾“这个世界乱纷纷,先把自己铸炼成器”这句话的含义。(3分)

不管这个世界怎样浮躁喧嚣,(1分)我们首先得加强自我修养,做到从容淡定。(2分) 【解析】此句放在结尾,显然隐含着作者自己的观点。“乱纷纷”正是对第⑥段中那些浮躁、浅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现象的精辟概括,“先把自己铸炼成器”包含着作者“加强

自我修养,才能铸成‘从容淡定’的大器”的观点。即不管这个世界怎样浮躁喧嚣,我们首先得加强自我修养,做到从容淡定。

四、(2010重庆18~22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野 泉

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婚姻幸福的秘诀。他说:“夫妻之间难免会因为争吵失和,我每次吵架后总是首先向妻子认错。”记者问道:“如此一来,您不觉得很没面子吗?”李咏笑呵呵地说:“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

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深刻的哲言。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腰,是因为它经过默默的孕育已经结出成熟的果实。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忽视了这个道理。难怪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在它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门高l.5米,宽40厘米。一个成年人进去,不仅要侧身,而且还得弯腰,否则就是碰了壁也无法入内。所有新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弯腰进出一次。老师教育大家说:大门当然进出方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要进入的地方没有很宽阔的大门,或者,有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进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侧身、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进入,否则你只能被挡在门外。这是佛家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生的哲学。

你留意过大雪过后的雪松吗?它的树枝因积雪而压弯了腰,低垂下来。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曾这样想,不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吗?雪压青松也弯腰,岂不愧对先人的赞誉?思绪一闪而过,眼球早被另一雪景吸引。人行道上的梧桐,虽然它们也琼枝玉叶,高低错落,交叉穿梭,但却有很多枝条因不能弯腰而被雪压断了。

原来雪松之所以在大雪的重压之下弯下腰来,为的是不让自己折断,为的是往后的日子继续挺拔向上。原来,弯腰并非就是软弱,而是一份弹性,一种韧性,是生命的一种更深刻的睿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弯腰成就了他们,让他们从凡人走向圣贤。

需要指出的是,弯腰并非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住的时候,不妨弯一下腰。是的,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那不是倒下,而是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摘自2009年11月20日《广州日报》,有改动)

1. 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成熟的稻谷会弯腰”的理解。(4分)

一个睿智(或“成熟”“有头脑”)的人(2分),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必要时会做出妥协、让步(2分)。

【解析】通过文章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弯腰”指的是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为了自己想达到的目的,必要时选择让步,这是一种大智慧。

2. 孟买佛学院将“弯腰”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有什么目的?(4分)

让学生学会在必要时弯腰侧身(或:让学生学会在必要的时候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2分)。以适应未来社会(或“才能达到目的”)(2分,如果答成“才能进门”只给1分)。 3. 列举雪松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梧桐的例子?请谈谈理由。(4分)

通过正反对比(2分),证明适时的弯腰是为了不让自己被压折,在往后的日子里才能继续挺拔向上(或:强调了“弯腰”的重要性。2分)。

【解析】题干讲了两种事物,一是雪松,二是梧桐,通过仔细分析两种植物的不同结局,可知这里用的是对比论证,通过对比论证使文章论点更加鲜明、突出,更有说服力。 4. 请分析最后一段中划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有时弯腰就如同蝉蜕。

表明人在必要时的弯腰能改变自己(2分),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2分)。 5. 请结合你的一次“弯腰”经历,谈谈你对“弯腰”的认识。(4分)

示例:体育课上,我误将篮球砸在了好朋友小雅的身上,她因此好几天不理我,我因为所谓的面子和尊严也没理她。后来,我觉得这么做不值得,便首先开口向她道歉,我们因此和好如初。通过这次经历告诉我,适时的弯腰会让我们收获不一样的惊喜。(结合实际,有经历2分,有认识,表达清楚2分)

【解析】首先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即在压力过大的时候可适当地妥协一下以谋求发展,体会到这一点,结合实例,表达清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