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3节 城市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备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20最新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3节 城市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备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32b94c1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6

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

(2)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特点各不相同,并且其成因也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早晚 原因 快慢 原因 高低 原因 大小 发达国家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 工业化早 趋缓甚至停滞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高 经济发展水平高,带动了城市化进程 大 发展中国家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速度加快 民族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低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乡经济出现巨大反差 小 5

人口比重 原因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后期成熟阶段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逆城市化现象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 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所处阶段 动力 现象及原因 [指点迷津]

现象 原因 正确区分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现象

郊区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 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 距离 迁往居民、企业――→郊区 居民及工商业逆城市化 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 迁往――→农村或小城镇

1.下图为广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 发达国家 城市自身发展 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 主要发生国家 发展中国家

(1)促使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推力有( ) A.农村劳动力过剩 C.广州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B.广州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D.交通便捷

(2)2001~2007年以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 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B.社会经济的发展 D.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1)A (2)B [第(1)题,农村劳动力过剩,就会有大量劳动力向城市集中,是促使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推力,A正确。广州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广州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属于人口向城

6

市集聚的拉力,B、C错误;交通便捷属于中间阻力减小,D错误。第(2)题,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B正确。这个时期,国家户籍政策没有多大变化,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城市化没有多大影响,A、C错误;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的结果,不是原因,D错误。]

2.下图是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 D.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 (2)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实现了现代化,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1)B (2)B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目前发展缓慢,甚至有些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乙城市所在国家为发达国家。甲城市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城市化推进很快,其原因不是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是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教师用书独具) 《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称,北京将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形成。河北省将利用环绕首都北京的优势区位,构筑“环首都经济圈”,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实施环首都和沿海“新城战略”,打造京东、京南、京北三座新城,其中京东、京南两座新城的城市人口将超过100万。下图为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图。读图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

【思考交流】

问题1 现在有人把首都称为“首堵”,反映出北京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除此之外,你认为北京市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提示:城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发展空间受限、就业困难等。 问题2 为了减少“城市病”的出现,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建设卫星城,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问题3 在“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提示:耕地减少,用地紧张。

[归纳总结]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

(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环境质量下降 表现形式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