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考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de499a6c175f0e7cd137da

小论文:题目自拟,字数不限。(写论文可额外加分,即除了考试所得卷面成绩外再另加平时作业成绩“论文成绩就是平时作业成绩”) 上交论文的联系方式:mdy2020@163.com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考试题型及范围: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课本P21第2、3题

2.人力资本理论提出的意义及其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影响是什么?

答:(1)意义:“人力资本”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等首先提出和认证的。它的提出,使得组织管理者乃至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开始转变将劳动力简单地视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工具的观念,而将人看作是一种可以大力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财富和资源。(2)影响:人力资本理论带来了整个人事管理的价值革命,这一革命首先发生在企业界,然后推广到公共行政组织。人们对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和理念进行了创新,开辟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天地。

3.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区别是什么?

(版本一)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使用,是建立在全新的理论与管理思维之上的,它带来的是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理论和实践观念的全面更新。(1)人事行政管理将人视为一种成本或生产、技术要素,是对组织资本资源的消耗;而人力资源管理则将人本身看做资源,而且与其他物质资源的一次性开发、使用不同的是,人力资源可以持续不断开发和有效使用,它本身就能够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和效益。(2)人事行政管理一般将组织的工作人员看成是被动的工具,他们的存在无非是要满足组织工作性质的需要,与组织工作相比,人的地位是附属性的,因此,在人事行政管理过程中,组织比较强调管制、监控等方面的功能。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中的人作为组织发展的主体,人与工作相比,前者具有广泛的能动性,他们身上形成、赋有和可以开发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主动地适应不同种类与性质的工作的需要,完成组织的工作任务。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注重的是塑造组织人才成长的环境,尊重员工主体地位的态度和发展激励、保障、服务、培训等引导性、开发性的管理功能。(3)人事行政管理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包括录用、考核、奖惩、薪酬保障等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则大大地丰富了,不仅包含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重视和增强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而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重视和增强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人员测评与人员甄选、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人力资源投资收益分

第 1 页 共 10 页

析等,使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紧密滴结合在一起。(4)人事行政管理强调的是组织成员的现状,比较注重现有人员的使用,而不重视其素质的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是人力资源使用和开发并重,既能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智慧和才能,同时还要充分挖掘人员的潜能,使其在未来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弹性,这就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全方位拓潜”的功能。 (版本二)答:(任课老师的课件)

课本P46第2、3题

2.现代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网络版一)

答:1)终身的常任制取向构成了国家公务员的基本任职模式。 2)依照法律、规章的规范形式对国家公务员系统进行管理。

3) 以能力和业绩评价为本位的功绩制原则,贯彻于整个国家公务员的体系中。 4)奉行“价值中立”或“政治中立”的职业道德准则。 5)政务官与业务官分途而治。 6)建立有专门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7)公务员法定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8)力图发展公平、客观的公务员能力和绩效的测评标准。

(网络版二)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特征,尽管各国国情不同,法规条款差异明显,但从总体上来说都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严格考核,晋升唯功。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官纪严明,待遇优厚。非选举而是公开选拔;不随政府换届而变动。 3.如何理解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含义与特征?

答:中国干部人事制度脱胎于革命战争中形成的政治、组织路线和管理模式,又受到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的深刻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实行的是“一揽子”干部管

第 2 页 共 10 页

理。1953年以后,随着政务院体制的调整和干部数量的急剧增加,国家干部制度必须随之调整,建立起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有效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人事配置模式,分部分级的干部管理体制由此形成。

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第一,所有干部都是党的干部,党管干部是干部人事制度最根本的原则。第二,所有干部必须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意识形态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服从组织的分配和安排。第三。分部管理干部。第四。分级管理干部。

课本P65第2、3、4题

2.国家公务员法的渊源和性质是什么?(已考过)51-53

(1)国家公务员法的渊源是指公务员法的基本准则与制度是遵循和来源于哪些法,或者是指其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形式,它是法律具有强制力的标志。

(2)从公务员法调整的范围和关系看,它是规定公务员管理的法律规范,而行政法的内容涵盖了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地位、活动范围、职责权限等。因此,公务员法在性质上属于行政法的范畴,是行政法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在西方国家,一般将公务员法看成是行政法的一部分。

3.国家公务员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什么?52

(1)国家公务员法的体系是有关公务员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和。

(2)公务员法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管理的总括性规定,包括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公务员的范围、条件、义务与权利,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公务员管理机构以及违反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等;二是关于公务员管理各个环节的基本管理制度的规定,包括公务员的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处分、培训、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等等。公务员法以暂行条例为基础,保持了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发展和特点。(网络版) 4.如何理解公务员的法律关系和行政职务关系?

答:公务员的法律关系有主客体之分,在公务员的法律关系中,国家及代表国家的行政机关或人事行政主管机关与公务员,构成了国家公务员法的法律关系主体的双方,决定了国家与公务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一方面国家及代表国家的行政机关或人事行政主管机关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一方,具有独特的法律地位,这源于国家的权威性和主动性,它拥有的调控者的法律身份,享有完全的、充分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另一方面,公务员也被赋予了充分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因此,在国家与公务员的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是对等的。

第 3 页 共 10 页

公务员与国家及代表国家的行政机关或人事行政主管机关的法律关系不是双方当事人协商形成的,二是法定的。

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在公务员的法律关系主体中,法律关系的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包括公务员享有的消费性生活资料。精神财富,人身,行为等。

公务员的行政职务关系是公务员基于他的行政职务而与国家构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是公民成为公务员的法律基础。 课本P81第3、4、5题

3.公职人员的权利包括哪些内容?71

答:基本权利:1、公职人员的身份保障权。2、获得履行职责、执行公务应有的职务权力和工作条件。3、政治权利。4、经济权利。5、救济权利与监督权利。6、其他法定权利。 4.公职人员的义务包括哪些内容?72

义务:1、必须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并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公务。2、忠于政府、忠于职守、遵守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3、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政府的声誉,不能散布有损于政府声誉的言论和鼓动对政府不信任的情绪。4、在工作中,服从领导,执行命令,听从组织的指挥。5、遵守公职人员的纪律,保守国家秘密和公务机密。6、不得接受馈赠,在一般情况下,不得兼职,更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7、接受公众监督。8、遵守作为公民应具备的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等其他法定义务。

5.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内容?74

(1)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是指用以定向、指导、调整和约束公职人员在行政活动中的行为标准、模式和准则,以确保公职人员按照职责的内在要求,理想地完成其公务责任。

(2)基本内容:1)代表公职人员外在形象的仪表、举止等准则和行为规范。2)公职人员作为公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3)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4)代表公职人员内心世界的理想、信念、情操等准则和行为规范。

课本P110第2、5题

2. 设计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和文化学派的思想是什么?86(不全考)

答:设计学派的理论前提是1)战略形成应该是一个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思维过程。2)首席执行官应是战略家,保持清醒的控制是其重要职责。3)战略形成的模式必须注意简单和非正式。4)战略应当是个性化的设计。5)战略的形成应是“圣经”式的形成过程,是最高理论、最终的选择,而非渐进的或应急的战略过程。6)战略应该是明确的,为此它必须保持简单。7)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战略之后,才能确定出合适的组织结构,即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应是分开的。

???????????????????答案见课本第86页== 第 4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