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类)【完整+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类)【完整+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8758c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cc

A.5

B.

80 19 . C.

90 19 D.

100 1964.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 )天。

A.40 B.35 C.12 D.2

65.孙某共用24000元买进甲、乙股票若干,在甲股票升值15%、乙股票下跌10%时全部抛出,共赚到1350元,则孙某最初购买甲、乙两支股票的投资比例是( )。

A.5∶3 B.8∶5 C.8∶3 D.3∶5 二、资料分析(66-80题):给出一段资料,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找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一)根据下列资料,回答第66-70题。

根据B市住户抽样调查显示,198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5元,到199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503元,九年间年均增长20.8%。随后又经过了六年时间,至2000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06元,六年间年均增长12.2%。至200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96元,比1985年增长13.4倍,年均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0%。2009年该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45元,比2005年增长了36.1%。

图 B市主要年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图

66.1985年到200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最快的五年是( )。 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 C.1995-2000年 67.2005年至2009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约增长( )。 A.7.2% B.8.0% C.8.7% 68.2009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85年约增长了( )倍。 A.12.4 B.13.4 C.44.3 69.与五年前相比,2009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增长了( )。 A.36.1% B.20.8% C.15.1% 70.根据所给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经过5年的时间从1万元增长到了2万元 B.近年来,价格因素对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D.2000-2005年 D.9.O% D.15.3 D.6.0%

C.200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5年前增长了588元 D.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2000年以后增速有所减缓 (二)根据下列资料,回答第71-73题。

上海市统计局2011年5月3日公布了本市快速汇总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为2301.91万人,其中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897.70万人。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本市十年来常住人口共增加628.14万人,增长37.53%;年平均增长率为3.24%。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增加551.21万人,增长159.08%;平均每年增加55.1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9.99%。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1.50%,女性人口占48.50%。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5.68上升为106.18。汉族人口占98.80%,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减少0.5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1.20%,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提高0.58个百分点。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825.12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9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2.79人减少0.3人。

图 上海市两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对比图

71.根据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上次人口普查相比,14岁以下与65岁以上人口比重同步降低,但前者降低速度明显慢于后者 B.比较近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可以看到本市常住人口的构成中,15-64岁人口的增长量最大 C.从第五次人口普查之后,到2010年底本市常住人口平均每年增加近63万人

D.本市常住人口开始呈现出倒金字塔的趋势,65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0-14岁人口 72.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提高了近( )个百分点。

A.88 B.27.3 C.24 D.18.3 7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是本市常住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因素 B.从常住人口性别比来看,本市重男轻女现象较为严重 C.第五次人口普查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约占11.46% D.第六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约为27.62万人 (三)根据下列资料,回答第74-76题。

在“人人劝阻室内吸烟”行动中,上海市所有机关、医院、学校全面禁烟,餐饮、宾馆和文化娱乐场所全面标注禁烟标志,餐饮单位逐步实行禁烟。为配合禁烟行动,某社区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开展了“你支持哪种戒烟方式”的问卷调查,征求市民的意见,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后制成统计图如下。

74.如果在该社区随机访问一位市民,那么该市民支持“强制戒烟”的概率是( )。 A.0.5 B.0.45 C.0.4 D.0.35 75.假定该社区有1万人,则该地区大约有( )人支持“警示戒烟”这种方式。 A.3500 B.3800 C.4000 D.7500 76.本次问卷调查一共调查了( )人。 A.450 B.360 C.300 D.280 (四)根据下列资料,回答77-80题。

2010年某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48亿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51.38亿元,同比增长18.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8.1亿元,同比增长24%。按新的城乡标准划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673.3亿元,增长20.2%。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169.5亿元,其中同比增长最多的是汽车类增长42.9%,其次为金银珠宝类增长30.4%。全市“家电下乡”活动累计销量家电36万台,实现销售额8亿元;“以旧换新”活动回收五类旧家电共40.6万台(部),销售新家电41万台(部),销售额达14.6亿元。

图1 2006-2010年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图

图2 2010年某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比例图

77.在2010年该市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企业实现零售额中,“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实现的零售额所占比重约为( )。

A.3.47% B.13.33% C.26.22% D.74.07% 78.2009年该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所占比重约为( )。 A.8.97% B.9.47% C.11.12% D.14.63% 79.2010年该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汽车、化妆品以及金银珠宝类高档消费品所占比重约为( )。

A.50% B.17.27% C.16.20% D.11.78% 80.下列选项中,关于该市2010年各类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从2006年到2010年,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了两番

B.在2010年该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所实现的零售额及其同比增长速度均仅次于汽车类

C.2010年该市住宿和餐饮业发展迅速,同比增长率超过批发和零售业5.8个百分点,对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贡献最大

D.2010年该市“家电下乡”活动实现销售额占乡村实现零售额的比重为17.3%

B选项中金银珠宝类所实现的零售额2010年占4%,汽车类占44%,差别很大,金银珠宝类的零售额并非仅次于汽车,B选项错误。

C选项前半句是对的,24%-18.2%=5.8%,但批发和零售业的零售额远大于住宿和餐饮业的零售额,故住宿和餐饮业“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贡献最大”无从说起,排除。

D选项,根据材料可以得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19.48亿元,其中城镇市场实现673.3亿元,故乡村市场为719.48-673.3-46.18(亿元)。则“家电下乡”比重为×100%≈17.3%,正确。故本题选D。

第三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 常识应用能力

本部分均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全部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40题)

81.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要求,必须“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这里的“二为”是指( )。

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C.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改革开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