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职”矿长复习题[机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五职”矿长复习题[机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6240310740be1e650e9a93

2、人的认识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因素。

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4、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在于探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

二、判断:

1、人是有心理活动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工作和劳动的成效。( √ )

2、煤矿安全管理心理学就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是直接服务于安全生产的一门作为科学。( √ )

三、问答题

1、试列举心理调适的主要方法。

答:出现心理问题,正确的认识和及时的调适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调适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回避法。也叫情境转移法,把不愉快的人和事通过回避或转移的方法来淡化它,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就是这个道理。

(2)自慰法。也叫精神胜利法,寻求合理化理由达到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助。 (3)转视法。调整看问题的角度,从积极角度出发,多看主流和正面事务,避免以偏概全。换位思考就是转视法。

(4)宣泄法。强行压抑是不可取,要自我解压,器泣、喊叫、倾诉都是宣泄。 (5)低调法。人生不应好高骛远,过高的企望是不适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平常人的心态,告别心理困境。知足常乐是有一定道理的。

(6)升华法。这是一种最积极的心理调节,它会把压力升华成一种力量。“失败是成功之母”,勇做生活的强者。

二、试述需要层次理论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答: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来的,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一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时,才能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

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原动力,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地了解矿工的实际需要并尽可能合理地加以满足。

首先,要客观地调查了解矿工的需要,并加以综合分析,及时减少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合理需要得到支持和满足,就能保持高昂土气,保证安全生产。

其次,必须针对矿工的实际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充分理解矿工的安全需要和技术需要,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改善劳保条件,使生、老、病、死都有可靠的保障。

第三,坚持公平、公正、合理、按劳分配原则,为矿工排忧解难,激发矿工主人翁责任感,不断强化矿工积极从事安全的动力。

第四,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尊重矿工的创造劳动,激发矿工的进取精神和成就需要。

(煤矿安全生产现代化管理方法部分)

1、试举出两种比较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并简单说明它们的主要观点。

1961年吉布森(Gibson)、1966年哈登(Haddon)等人提出了解释事故发生物理本质的能量意外释放论。他们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并转移于人体。从能量意外释放论出发,预防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

13

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

2、简要说明安全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

20世纪40年代末盛行于美国。该假说认为人都有一种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理想的欲望,人只有将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和快慰.管理者应当为职工发挥智慧和能力创造机会,提供条件,扫除障碍;要给予职工一定的权力,让他们参加管理,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管理者在达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也满足职工的需要。这种管理方式的推广就产生了“目标管理”、“分权与授权”、“参与制管理”等。

3、简要说明违章作业发生通常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第一,违章作业是由于技能不熟练,它又因为外界情报(信息)不认识、不明白、没察觉或由于情况紧急、时间紧迫,着慌而产生错误判断。

第二,违章作业还由于作业标准不完备。在这方面人为过失原因多为:操作上的经验主义,认知和确认的失误;因情况复杂而判断混乱;因“同形等大”,但配备不同,以致取错了工具备件(如阀门等取错)。

第三,由于指挥不利造成的人为过失中,多由于企业领导无知或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或因其他事件的干扰,分散了领导人对安全生产的注意,以致判断失常。

4、人的“注意”类型有哪3种?它们与安全教育有何关系?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要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安全技术训练和上安全课。

结合思想教育、要求工人用有意注意来对待他们必须学会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方法。耍教育新工人用坚强的意志来保持学习的注意力。要善于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如过分强调听课人依靠有意注意去学习,则容易疲劳。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