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23cb74b00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b

动情节发展,凸显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写法鉴赏能力。首先要找到文中设置悬念的地方,所谓悬念,即叙述过程中只说结果,而不说原因,引起读者对事件原因的探究,待后文恰当处予以明示的手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推动情节发展。如弟弟最初去的时候回来风衣上“布满了脚印”,而晚上再回来时就“干干净净”了,暗示他和乞丐们已经和解,而没有明示和解的原因,文章最后揭示,原来弟弟唱歌是为了帮助乞丐,和解的原因不言而喻,人物形象瞬间高大,文章的主题也得以凸显。 4.【答案】B

【解析】“神采飞扬”一词是神态描写,不是动作描写。 (三) 1.【答案】D

【解析】A.介词,在/介词,比。B.连词,所以原因。C.能够/同“德”,感恩、感激。D中均为“归依”。) 2.【答案】(1)抄录完毕,跑去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像这样已经过了一年,(我)很遗憾没有和您见面。 3.【答案】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这里要注意先翻译句子的意思:年龄还没有到三十岁,如果在道德和学问上多下些功夫,(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仅是这样吧。根据句意进行断句。 4.【答案】(1)宋濂:勤奋好学;诚信。

(2)学业上没有古人优秀珍惜时间(或:努力学习)

【解析】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1)从“计日以还”“天大寒”“弗之怠”“不敢稍逾约”,可以看出宋濂“勤奋好学”“诚信”的优秀品质。(2)先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差

距”“希望”,然后在文中找到关键语句“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耳”,再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答案。 【乙】文参考译文:

我看见您题写的字,认为这一定是光明磊落的人(写的)。像这样已经过了一年,(我)很遗憾没有和您见面。我小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吃的穿的都很匮乏。即使知道应该早些向先生请教,学习知识,然而母亲老迈,不得已就先做了官。所以年轻的时候,能够在学习上下的功夫不过十分之五,而做了官的时候,能够在学习上下的功夫就只有十分之三了。所以我的学问就衰退不进步,到了今天已落在各位后面。我私下看您的天资超强,有父母可以依靠,年龄还没有到三十岁,如果专注于道德和学问,(所取得的成就)应该不仅仅是这样吧。不敢说您现在所拥有的成就,不足以在众多贤士中称雄,但还是没有达到古人的高度,所以为您过往的岁月感到惋惜啊。 (四)

1.【答案】开战之前,战士们兴高采烈地分食烤熟的牛肉,军营里奏响了雄壮的战歌。在秋风猎猎的战场上,战旗、号角、人马构成一幅庄严、肃杀的画面。(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描述画面。作答时,既要发挥想象,概括出画面的主要内容,又要语言生动,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

2.【答案】①下片前四句虚写:词人想象自己驰骋疆场的情景赢得功名的荣耀,表达了杀敌报国的

雄心壮志。②最后一句实写:现实是自己年老体衰,无所事事。虚与实,壮和悲,理想与现实,形成反差,作者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和词人情感的把握。首先根据题干要求,分析出下片中的虚写和实写的内容。前四句紧承上片,仍是梦境中驰骋疆场的回忆,是虚写,表达报国的雄心壮志。最后一句是实写,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然后结合全词内容,揣摩词人内心的情感。 三、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