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广东省湛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15fb00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6

除C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并发展,排除D项。

26.列宁认识到:“在经济战线上……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我们遭到的任何一次失败都要严重得多,重大得多,危险得多。”导致了这次“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农业集体化运动 C. 新经济政策 D. 大规模国内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的时间,可知,此时出现问题,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故A项正确;B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排除;C项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后,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此时内战已经结束,排除D。

27.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A. 是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再现 B. 使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C. 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D. 反映出苏联以重工业为改革重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965年,苏联由勃列日涅夫执政,改革也称为勃列日涅夫改革,其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材料中体现的是改革扩大了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客观上却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故C项正确;但这一切都是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并不可能摆脱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也不是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再现,故排除AB。材料没有体现勃列日涅夫改革是以重工业为主,排除D项。

28.1971年12月,美元从一盎司黄金可兑换35美元贬值到38美元,到1973年2月,一盎司黄金可兑换42.22美元。导致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是 A. 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B. 西欧和日本经济崛起 C. 与苏联的长期争霸 D. 美国实力的相对衰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71年12月份”、“一盎司黄金可兑换42.22美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状况不理想,凯恩斯主义失灵,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生产停滞,美元贬值,据此可知A项错误;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状况·滞胀及其状况

29.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通过建立经济合作组织来确保成员国顺利接受美国援助、发挥成员国的经济力量、减弱关税及贸易壁垒。这种接受援助的方式利于 A. 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展开 B. 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霸主 C. 推动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D. 确保援助范围扩展至整个欧洲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马歇尔计划期间,欧洲国家“建立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来接受援助,这就有助于削减欧洲各国关税壁垒,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最终有利于欧洲各国走向联合。故A项正确。B项,欧洲各国之间的合作与自由贸易并不是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霸主的原因。故B项错误。C项,马歇尔计划是1948年正式启动的,但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就已经建立了。故C项错误。D项,当时东欧各国都处于苏联的控制之下,所以,马歇尔计划不可能扩展至全欧洲。故D项错误。

30.相关统计资料表明,2014年人均国民收入3975美元以下,为中等偏下及低收入国家。排名第十的美国人均国民收入为43017美元,是中低收入国家的10-40倍以上。这反映了全球化中的 A. 东西问题 B. 南北问题 C. 环境问题 D. 主权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排名第十的美国人均国民收入为43017美元,是中低收入国家的10-40倍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揭示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提及环境问题,排除C;D项属于政治问题,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存在的问题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31.由古到今,我国农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上》

材料二 松太(松江、太仓地区)利在棉花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纷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包世臣《安吴四种·齐民四术》

材料三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远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地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总结松太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的变化?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给农村带来“深远变化”的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认识?

【答案】(1)基本模式:小农经济;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精耕细作;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生产模式。

(2)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3)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认识:农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的基础,要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与相关的投入。 【解析】

【详解】(1)基本模式:根据材料“农夫早出暮入,……妇人夙兴夜寐”等信息可得出是小农经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即可。

(2)变化: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是出其变化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原因:结合近代史的史实可得出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政策:根据“到1979年”这一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认识:结合所学可从农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关系等角度概括。

32.开始于美国的大危机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经济危机,上任伊始的罗斯福先后向国会提出数十个法案,引起了最高法院的强烈不满,频频以“违宪”要求罗斯福撤回提案。但奇特的是,拥有立法权的国会并未弹劾总统,而是巧妙地成立特别委员会,在配合法案实施的同时率制总统权力……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会成立各类委员会50多个,有效发挥了“国会决策中枢”的功能,为美国渡过难关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魏汝明《浅析美国国会委员会制度》

材料二 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了70个有关外国的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24个协议在冶金和金属加工工业,5个合同是与美国和德国的商号签订的。如苏联同福特公司签订的关于为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的咨询和供应设务的合同;美国勃兰德塔商行(帮助改造莫斯科汽车厂)和马基商行(设计和建造马格尼托格尔冶金联合企业)等都在苏联投资设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