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8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0f2127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f

二、知识归纳形象人象景象物象答题步骤炼字三鉴赏语言炼句语言特色修辞表现手法技巧表达方式篇章结构作品的思想情感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释字义绘形象析效果答题步骤描绘画面营造意境表达情感(景---境----情---技)答题步骤明手法阐运用析作用 三、典例剖析: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一)从形象的角度

诗歌中描写了那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6分)

诗歌写了夏风、夏日、初生的燕雀、花枝的舞蝶、结网的蜘蛛,月光,疏帘溪声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恬静和谐、生机盎然的意境。

变式1:诗歌中描绘那些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6分)

夏日的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的小燕雀,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

变式2:诗歌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营造出怎样的意境?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写景顺序” 角度:全诗景物描写的顺序是由白天到夜晚。(时间顺序) (二)从语言的角度:

颈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两个字?为什么?(6分)

“邀”、“纳”二字运用精彩;“邀”,邀请之意, ;“邀”字采用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纳”,容纳之意, “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这一联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传达出作者的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写出心境的清闲。

变式:颈联中的“邀’和”纳“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为什么? (三)从技巧的角度:

这首诗运用了哪种手法描绘夏日之景?(6分)

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或视听结合的手法。如:视角----夏日的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的小燕雀,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听觉----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

9

变式1:从动静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变式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夏日之景? 变式3:这首诗写景最主要的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变式4:这首诗最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

(四)从情感的角度:

问: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本诗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诗歌通过夏日午夜燕雀、蝴蝶、蜘蛛等意象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清净、安宁的生活的喜爱。抒发了诗人淡泊名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 四、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以事走郊外示友 陈与义

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 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 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往来屑屑①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表。 【注】①屑屑:劳瘁匆迫的样子。

(1) 简要赏析颈联“瘦”和“微”两字的表达效果。(6分)

答:“瘦”表现鸿雁万里奔波,消瘦无力,是作者奔波劳碌的形象写照。“微”写出暮色苍茫中昏鸦归去的寥落的景象,暗含作者前途迷茫之感(或:表达了作者漂泊孤寂之感)。 (2)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主要表达了诗人奔波劳碌、壮志难酬的无奈。首联直言多年来壮志难酬,岁月空逝。中间两联融情于景,表现自己奔波劳碌、黄尘满面,秋日依然无法归去的迷茫。尾联以友人“应笑”更显无奈。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欧阳修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叹春日之迟暮,春光不能留驻,引出个人的伤感。下片通过叙述在长安“买花载酒”想起在家乡桃李,直抒胸臆,强化思乡和思亲之情。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两种简要赏析。(6分)

答:寓情于景,以“绿暗红嫣”暗示春已到头,转眼就将是红衰翠减,流露出了几分伤感之情;对比,将“长安买花”与“家山桃李”对照、比较,突出对家乡与家人的深情与爱 重;直抒胸臆,用“有个人憔悴”直接表达了春日远去,时光流逝,青春年华不在的伤感 之情,“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三句直接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