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教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新闻理论教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044a31aff00bed5b9f31d9a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类型与要素构成 一、新闻传播的基本类型构成

传播的基本类型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大众传播

二、新闻传播的要素构成 ·作为传播内容的事实(信息) ·新闻传播者 ·新闻收受者 ·媒介

(二)新闻传播要素的基本含义

·事实或传播内容是指新闻传播的对象,即新闻报道的对象、信息或内容。

·传播者是指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人或主体,即指那些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主要从事采写编评、制作、主持的工作者。

·传播媒介是指传送和收受新闻信息的通道或载体。

·收受者是指收受新闻信息的人或主体,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和网络新闻信息的浏览者。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环节构成

描述新闻传播环节的构成,是以新闻信息的实际流动过程为观察对象,根据新闻信息流动过程在不同时空段上承担的主要任务的明显差别,将其划分为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阶段。由于每阶段的相互组合连接共同完成着新闻信息传受的任务,因此相对全程性的信息流动,各个不同的阶段便构成了新闻传播的不同环节。

一、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一:新闻信息源→新闻传播者(传播者自身就是信息载体)→新闻收受者。这是人际传播方式中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二:新闻信息源→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媒介→新闻收受者。这是以物理传播媒介(最典型的就是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新闻信息载体的传播流程。

二、新闻传播的基本环节 ·采选新闻信息的环节。

·创制新闻文本(作品)的环节。 ·传递新闻文本的环节。 ·信息反馈环节。

·新闻反馈的真意在于传播者通过对收受实际情况的有效把握,调整后继的新闻传播内容、方式,甚至重新从整体上定位媒体的新闻传播。

·反馈信息的来源与获取大致有这样几种途径和方式:

一是收受者自发的、比较零散的对媒体新闻传播行为发表的各种看法、意见、建议等, 二是媒体主管部门对媒体新闻传播行为的监测与评估; 三是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对媒体新闻传播行为的分析和评价; 四是新闻媒体自己的信息调查部门或委托专门的信息咨询机构、舆论(民意)调查机构通过科学手段获取系统化的、规模化的反馈信息。

第三节 新闻传播的基本矛盾构成 一、新闻传播内在与外在矛盾的构成

·新闻传播的内在矛盾,是指新闻传播系统内部的矛盾;

·新闻传播的外在矛盾,是指新闻传播系统与其外在传播环境的矛盾。所有新闻传播现象、传播活动,都是在新闻传播的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的相互作用中展开的。

(一)新闻传播的内在矛盾

新闻传播系统是由新闻传播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诸如传播主体与新闻事实间的矛盾,传播主体与传播媒介间的矛盾,收受主体与新闻事实间的矛盾,收受主体与媒介间的矛盾,传播媒介与新闻事实间的矛盾,共同构成了新闻传播的内在矛盾。

(二)新闻传播的外在矛盾

新闻传播的外在矛盾是指新闻传播系统与新闻传播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或两个层次:一是新闻传播作为社会有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体的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新闻传播系统与社会其他子系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

(三)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的基本关系

新闻传播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的区分,既是对新闻传播中客观实在矛盾类型的一种划分,也是一种理论逻辑上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采用的划分。内在矛盾的内在性,强调的是内在矛盾存在于新闻传播系统内部;外在矛盾的外在性,强调的是外在矛盾存在于新闻传播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

二、新闻传播内在矛盾的层次性

在新闻传播系统的诸多内在矛盾中,有的矛盾具有总矛盾的性质,包含着其他的矛盾;有的矛盾只是新闻传播系统中一个侧面或一个环节的具体矛盾。因此,要充分掌握新闻传播的内在矛盾,还需要在不同的层次上加以分析。

(一)宏观层次的总矛盾

·新闻传播解决的总体矛盾始终是:如何通过新闻传播满足人们或社会的新闻需求,即新闻传播者的传播行为与新闻收受者新闻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新闻传播的总矛盾,是新闻传播的基本矛盾。 ·简单点说,新闻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之间的矛盾就是新闻传播的总矛盾。

(二)微观层次的具体矛盾 ·传播主体与事实间的矛盾 ·传播主体与媒介间的矛盾 ·收受主体与事实间的矛盾 ·收受主体与媒介间的矛盾 ·传播媒介与事实间的矛盾 第四节 新闻传播模式的构成

·模式是对现实的简化,与现实事物完全一样的模式无助于我们对实际的了解。新闻传播模式就是运用一定的图形、符号、程式对现实新闻传播活动情况的抽象、概括和反映。

一、新闻传播的基本模式 第一,“点—点”模式。

在“点—点”传播模式中,“点”是对新闻传播者和收受者在同一量化标准下的几何抽象,这种抽象的前提是新闻传播者和收受者必须具有基本的对等性。

第二,“点—面”模式。

在“点—面”传播模式中,“点”和“面”同样是对传播者和收受者的一种抽象,将传播者抽象为“点”,将收受者抽象为“面”,其基本根据是传播者与收受者在量上的巨大差别,在质上的不同存在方式。

二、大众化新闻传播模式的具体构成

·首先,从传受关系上看,点到面的传播模式可以划分为单向传播模式和双向传播模式。单向传播模式就是无反馈环节的传播模式,传播以线性的方式单向流动;双向传播模式就是有反馈环节的传播模式,传播以非线性的方式形成双向互动。

·其次,从传播目标收受者的数量规模上看,点到面的传播模式可以划分为小众化传播模式、大众化传播模式、小众化与大众化相融合的模式。

·具体模式:

第一,小众化传播模式。 第二,大众化传播模式

第三,小众化与大众化相融合的模式。

第三章 新闻传受主体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从区分意义上看,存在着四种类型的主体,作为新闻传播者的传播主体,作为新闻收受者的收受主体,作为控制新闻传播活动的控制主体,还有作为新闻信息拥有者和提供者的新闻源主体(可简称为源主体或本源主体)。对这些不同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系统论述需要专门的新闻活动主体论来完成。

第一节 作为新闻活动主体的共同主体 一、共同主体的含义

·首先是说,可以把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不加区分,将他们看作无差别的社会主体。

·其次是说,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都是新闻活动的主体,他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具有平等的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平等关系,离开任何一方,新闻传播活动都不能顺利进行。

·再次是说,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之间并无绝对的角色界限,传播与收受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二、共同主体的基本特征

共同主体首先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共同主体,具有共同的主体特性。这些特征可以简要概括为: 其一,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拥有共同的主体根据或主体构成要素,即他们都是具有一定生理素质的人, 其二,作为新闻活动主体,他们都是积极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主体。 其三,共同主体会受到新闻客体——新闻事实或新闻文本——的制约。

三、共同主体的新闻需要

·在人的需要结构中,新闻需要是一种普遍需要。

·新闻需要本身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对信息需求的产物。 ·共同主体的新闻需要是主体的一种精神需要。

第二节 新闻传播主体

在不分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的前提下,考察了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表现出的普遍性和同一性的特征。但在实际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共同主体一分为二——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他们处于不同的新闻传播环节,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传播主体的构成及特征

(一)高位主体

所谓高位主体主要是指新闻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高位主体是新闻传播总体目标的设计者和确立者。 ·高位主体是新闻传播活动规范的主要制定者。 ·高位主体同时也是新闻活动的指导者和监督者。

(二)本位主体

·所谓本位主体是指直接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新闻工作者或传播者,它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核心力量。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本位主体是新闻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本位主体是新闻价值的主要发现者、创造者和传播者。 ·本位主体是具有自身利益追求的主体。

二、高位主体与本位主体的关系

首先,高位主体和本位主体在新闻传播的组织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具有明显的差别,处于不同的层次。 其次,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高位主体和本位主体的利益追求与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 再次,高位主体与本位主体之间也存在着利益的不一致性或冲突性。

第三节 新闻收受主体 一、收受主体的构成及特征

收受主体的构成是极其复杂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从而达到对收受主体的具体把握。与传播主体(主要是本位主体)相比,新闻收受主体处于“后在”的位置(可称为后在主体),有其自身的地位和特征。

(一)收受主体的构成

·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频率,或者说按照接触新闻媒体的稳定程度,可以把收受主体划分为:稳定型收受主体和偶然型或变动型(非稳定型)收受主体。

·按照接触新闻媒体类别的多少,可以将收受主体划分为:单一型收受主体与复合型收受主体。 ·按照对一定新闻媒体接触的实际程度可以把收受主体划分为:现实型收受主体与潜在型收受主体。

·按照新闻传播媒体确立或形成的服务对象特征,可以将收受主体划分为:目标型收受主体与边缘型收受主体。

(二)收受主体的层次性构成

·首先,按照收受主体的社会存在规模或社会存在方式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一是社会化层次,即把特定社会作为整体的新闻收受主体来看待,这个社会一般是指整个人类社会和一定民族国家构成的社会。

二是群体化层次,即把特定的群体或群体组织作为新闻传播的收受主体。 三是个体化层次,即把每一个具体存在的人作为新闻传播的收受主体。

·其次,每一层次内部也有自身的层次结构,这种内部的层次结构在较为严格的组织性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再次,收受主体的素质差别,使收受主体形成了素质上的层次性。

(二)收受主体的特征 ·大众化的存在特征 ·自主化的接触特征 ·个性化的需求特征 ·多样化的人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