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三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上海市长宁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三次备考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030609bba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e

上海市长宁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三次备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商酌(zhuó) 桑梓 沮丧(jǔ) 不可思议 ....B.褴褛n) 自出新裁(lǚ) 葳蕤 磕绊(bà ....C.嫡传(dí) 玄虚 鹰隼(sǔn) 眼花缭乱 ....D.拮据(jí) 热忱 鄙薄(bó) 重峦叠障 ....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抽噎(yī) 阔绰(chuò) 相得益彰(zhāng) ...B.嶙峋n) 锃ng) 自出心裁i) (xú亮(ché(cá...C.旁骛ng) 哄(wù) 怅然(chà堂大笑(hōng) ...D.愧怍n) 气冲斗u) (zuò) 亘古(gè牛(dò...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南方似乎是方言的沃土,翻过一座山,或渡过一条河,你就会落入陌生方言的包围中。当你发现整个村庄操着浓浓的异腔,仿佛到了“番邦”,语言像山一样 着,一时难以逾越。细心的人会发现,不止是方言,在南方, 、遥呼相望的两个村庄, 语言不通, 习俗也大相径庭。 A.绵亘 天涯海角 要是 那么 C.横亘 鸡犬相闻 要是 那么

B.横亘 鸡犬相闻 不但 而且 D.绵亘 天涯海角 不但 而且

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朗读者》节目上,主持人董卿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令人钦佩。 ....B.小祁英俊帅气,风度翩翩,但对人对事过于苛求,经常吹毛求疵。 .....C.端午节到了,妈妈提醒小贞吃粽子、挂莒蒲、熏艾草;小贞却不以为然。 ....D.六月的澄碧湖,水波荡漾,周边的树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风景宜人。 ....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辞海》已成为一个“家族”,《辞海》(彩图板)便是这个家族的新成员 。

B.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C.“你选好中考体育项目了吗,球类测试你选择的是篮球运球呢,还是排球垫传?”妈妈心急地问儿子。 D.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有欧阳修秋读之凉。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论语》)________,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公输》中写出公输盘已经技穷,墨子还有守卫方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7.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人工智能2.0

①“人工智能AI”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②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说,AI当前正处在转折之际,其技术会升级换代。它将通过跨媒体和各种无人技术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通过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通过大数据和群体智能,拓展、管理和重组人类的知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建议,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测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因此,我们将这样的人工智能称为AI2.0。”

③“30年后的AI2.0必将成为巨人,但是它会在哪些方面展示它与众不同的威力呢?”

④在潘云鹤的构想中,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究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地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政策,从而避免如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风险,以及产能过剩、库存畸高等问题。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⑤对于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AI2.0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潘云鹤料想,“AI用于预防医药,已进入发力阶段”。

⑥近年来涌现的各种大型医疗仪器、小型穿戴式设备、大量生理传感器和海量的数字化病历,源源不断地生成人体健康的大数据。将这些大数据汇合、分析、学习和提取,就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在未来,借助人工智能,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或许能得到预防或者阻断。

⑦另一个关于AI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

⑧潘云鹤说,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中国通史、英汉词典、世界地理、中外法律……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什么样的改变。

⑨AI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AI共存的种种图景:

⑩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时,系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AI程序就能知道你对他的印象如何。 ?在医院里,AI分析X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早期检查,甚至在你尚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

?一场彻头彻尾的人工智能革命,正真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做出预测:未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数十亿人将成为“无用阶层”,社会被少数精英阶层掌控。 ?于是一个关于AI的终极恐惧,进入人类的集体思想——AI会控制人类吗? 1.在潘云鹤的构想中,30年后的AI2.0将在哪些方面展示它的能力? 2.第④段中加点词“到那个时候”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⑥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认为AI会控制人类吗?为什么? 8.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风雨中的菊花

①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②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③“太太,行行好。”一个小孩的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且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④“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⑤多尔先生的眼睛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

⑥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⑦“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⑧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⑨“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⑩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居然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11)“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12)“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13)“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14)“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15)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放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16)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17)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

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18)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词语填写多尔先生对小男孩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鄙夷——(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③段设置“小乞丐向牵狗的妇人讨钱”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4.文章最后写到“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你认为引起他内心强烈冲击的原因是什么?

5.请说说标题“风雨中的菊花”有何妙处?

6.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及时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和感悟。批注的角度很多,如感悟式、赏析式、联想式,等等。请仿照示例,从文章中摘录一处文字并进行批注。 摘录内容 批注 “一步一步地缓地缓缓地前行”,动作描写,表示例: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现了小乞丐献花态度的虔诚,对母亲充满了哀思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 与怀念。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精妙的信息存储体

①提起存储信息的媒介,我们一般想到的是硬盘、光盘,或者还有早先的软盘和磁带,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大自然最古老、迄今容量最大的存储媒介其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在身边每一个生物体内,那就是存储生命密码的DNA。

②我们知道,在DNA上,不仅存放着那些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基因,还存放着大量的“垃圾基因”。 如果我们把DNA比喻成一本书,这些垃圾基因就相当于书中插进去的一段段乱码。在乱码段落里,里面的字符不论怎么排,都不影响我们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

③于是科学家想,既然DNA上的“乱码区”可以随意填写,那何不填写上我们需要保存的信息呢?举个例子。现在要在DNA上存储“大科技”三个字。我们先把它们转化为电脑上的二进制码,然后再把二进制码转化为DNA上的“碱基文字”,譬如说转化结果是“A-T-T-A-C-C-G”,最后在某个细菌的DNA上的垃圾基因截取一段,把该段的“乱码文字”用“A-T-T-A-C-C-G”替代。那么随着这个细菌不断繁殖,只要这段区域不发生基因突变,所有后代身上都将带上了“A-T-T-A-C-C-G”这段信息。几百年后,我们的后人只要抓起一个细菌,通过基因测序,把这段代码测出来,就可以还原它所代表的意思——哦,原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