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纲工作室首席策划师王志纲正在演讲2004年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王志纲工作室首席策划师王志纲正在演讲2004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7029d8d9d15abe23482f4daf

这个地产公司是疯子,计算的结果是认为非死不可。经过两年,富力的房子开盘了,我那天见到他们的董事长,他们得意的告诉我,我们的回报是广州的二倍以上,20%。这说明什么呢?南派和北派的区别。 在广州的发展商,可以说正在拼命的讨好消费者,但是越做心里越没有谱,所以现在的广州发展商形成了两极分化,有一批实力比较雄厚的,就选择了维持,进北京和上海,象合生创展、万科、金帝等。这种企业的特点是把全国性的布局做自己的战略安排时,往往是规模化的,在本土的产品肯定不是精品,但是另外一些不具备走出去本领的房地产公司,往往在广州就精雕细琢,做的东西都非常的好,象星河湾等,都一直是中国房地产业的样板。在这个两极分化的过程中,广州一直是稳中有降,我刚才说了,去年广州的房地产商们搞了一个活动,请了八大发展商坐在一起搞了一个峰会,谈谈04年的房地产发展。大家都一致的喊出一个声音,明年的房地产肯定涨。我看了之后笑,由老板们来喊明年的房地产肯定涨,这是很荒唐的事,另外一方面来说,也说明了广州的房地产低迷肯定他们是受不了,于是站出来喊了。在广州03年一直房地产处于很低迷,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真是风生水起,有我的一个客户平均上涨百分之百。有我上海的一个客户对我说,他们的房地产项目本来在去年二月份要推出,心里在打鼓,因为02年底上海的房地产已经在涨了,他们准备在03年二月份推出,因为非典他们耽误了,后来在八月份推出了,但是没有想到居然涨了一倍,原来准备卖3800一平方米,但是最后是卖到了7600。

我们有一个调查,也有一个笑话,说中国的房地产消费是广东人买楼看好要看六次,北京人买楼看三次,东北人买楼是不看就下单,而上海人买楼是要看36次,带皮尺量,还要带律师,还有七大姑八大姨经过多少次家庭会议才决定购买。但是现在如果说东北人不看的话,真正不看的就是上海人,只要有房子一抢而空。

现在上海很多人的心思都在炒楼花了,在我们想泡沫要破的时候,现在还在涨,最后涉及到一个争论了,怎样看待上海的房地产,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是泡沫还是非泡沫,说实在话,我在上海说了这样的话,我说真的今天我真的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我也看不清上海的房地产,因为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按照纯粹的国内指标来看显然已经泡沫化了,现在上海的房地产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最高的。但是从国际视野来看,上海要打造世界级的大都市,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比起香港只是三分之一的价格,比起台北只是五分之一的价格,比起东京还是七分之一的价格,还没有涨够。但凡上海高端的楼盘都是香港、新加坡、欧盟等人来炒,他们进行投资,所以就这个问题来说很难说了,所以我保守说了一个观点,长线来说上海这个城市房地产业的前景非常看好,空间还很大,但是短线来说,就象一个孩子长到十八岁可能要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只用三年时间长大的话,肯定要得软骨病的。我讲这个话只想说明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未来房地产业的开发,房产的价格和价值,首先是决定于价格,最后是取决于这个城市、这个地区的成长性。

刚才讲的这些观点,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面人,中国存在区域之间的竞争,区域之间的竞争是城市之间的竞争,所以必须从城市经营、城市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城市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好,除了上海,还有重庆的房地产,在去年重庆的房地产真是风生水起,所有的房地产商几乎都是发了大财,有多少卖多少,怎么看待这些现象,我想都是值得房地产发展商在战略上好好研究的,只有研究好这些东西,我们也许在战术上在楼盘上出现很多失误,但是在根本上我们不会摔跤。这就是我们说的区域城市竞争力决定地产选择。

刚才有记者专门问我一个尖锐的问题,他说你们现在怎么看大盘,这就是我第三个观点,前大盘时代走向终结。这个话怎么解释呢,我认为伴随三个因素的产生,国家招投标土地的拍卖和控制投放土地政策出台的,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土地价值人们认识越来越充分,原来只有房地产商知道土地的价值,现在政府也知道土地的价值,运用城市经营的眼光来跟发展商们进行博弈,另外现在对农民的征地也不容易了。前大盘的时代已经终结了,已经不可能再有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了,我要讲两个例子,感受很深,99年到02年,这三年的时间,在整个中国做的项目,最大的二万亩,最小也有三四千亩,最经典的例子不是华南板块,而是在杭州的余杭天都城,现在回过头来看感慨万千,99年他们找过我们,本来这个项目是发展商为了拣便宜在余杭拿了一个土地,没有想到我们去看了之后结合大发展,得出一个结论说这个地方肯定是很有前景的,我们就跟天都城的开发商说,你是

有多少土地要多少,当时就要了八千亩土地,这是在新桥开发区,是九万块钱一亩。我们策划规划之后,01年引爆的时候,一下子几千套一抢而空,而且伴随着广州房地产市场的井喷以及杭州整个的大规划,一亩土地的价格更是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例子和故事还有很多,包括我们在广东的一个客户,原来说是六千亩地,后来是征了二万亩,现在也是不得了。现在很多大发展商对于房子买多少钱买的快与慢都不在乎了,因为土地拿到之后的增值是非常大的,所以出现了前大盘的时代。

这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振动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懂得话就按照这个方式去赶快拿下项目,不懂的人傻乎乎的争论,有的房地产开发商说,根据我们公司的经验,大盘五百亩为宜,超过五百亩不适合操作,最后这些公司现在也在拼命找土地,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多土地可以拿了。政府也醒过来了,农民也醒过来了,国家也醒过来了,这时你再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这样了。还有资金的问题,也限制了拿大盘的能力,所以我说前大盘时代基本走向了终结。 第四个就是后大盘时代浮出了水面。

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多年里,基本上是一种速度型的、粗放的、低档次的,靠土地增量不断放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的发展,但是中央十六大和两会的召开,整个中国的宏观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出要协调发展人文发展。现在还有一个重要的数据,整个中国人均GDP达到三千美金的已经有几个地区了,根据国际的惯